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
《采桑子》全文
清 / 龚自珍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0)
注释
十五年:这里指作者十八岁(嘉庆十四年,1809年)成人立志以来,到道光三年(1823年)的十五年。
箫:指赋诗忧国的哀怨幽情。
剑:指报国的雄心壮志。
剑态、箫心,是龚自珍诗词中经常对举出现的两个意象。
春来没个关心梦:写梦境的空虚以衬托理想的无着。
关心:留心。
忏:这里指对渡过的岁月感到痛惜。
请看床头金字经:是说想通过念佛经以解脱现实的处境。
金字经:佛金字,指用金泥书就的文字。
翻译
我于沉思中回首十五年间的往事,想到自己才气纵横,却屡遭挫折,辜负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泪流满面。
春天来了,我却连一个好梦都作不成,我为自己已逝的年华忏悔,然而我不相信此生终将如此,请看我的床头放着佛经。
鉴赏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沉思十五年中事”,诗人回溯过去十五年的经历,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十五年间,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既有才华横溢的时刻,也有泪水盈眶的日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感慨。

“才也纵横,泪也纵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一方面,他拥有卓越的才华,能够在文坛上纵横驰骋;另一方面,他也饱尝生活的艰辛,泪水如泉涌般不断。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既骄傲又痛苦的心境。

“双负萧心与剑心。”这里的“萧心”和“剑心”分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刚毅。诗人承认自己辜负了这两种不同性格的自我,暗示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个没有关心之梦的季节。他反省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孤独与漂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自我检讨。

“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诗人似乎在向外界发出挑战,表示不相信自己的生活会一直如此飘摇不定。他以“床头金字经”作为证据,暗示自己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即使面对生活的风雨,也不会轻易放弃。

整体而言,《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才华、情感以及命运的复杂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龚自珍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
朝代:清   籍贯:27岁中举   生辰: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猜你喜欢

赠吴张二子·其二

自我遣明月,终夜照君屋。

婵娟未解情,只在阶前宿。

(0)

白伯伦仪部移居夜阶助甫司封访之席上赋得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十四韵·其九

美人隔江干,咫尺不相见。

终日望秋鸿,忽已来春燕。

(0)

出关二首·其二

并骑出都门,扬鞭一相语。

杨柳遍春山,应从何处去。

(0)

东皋隐居为子与尊人赋

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

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

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

(0)

德甫明卿元美肖甫夜过时肖甫将有使命矣得来字

借问此何夕,秋高冀北台。

浮云万里去,明月几时来。

莫惜黄金尽,其如绿发摧。

相逢不成醉,鼓角道途哀。

(0)

哭梁公实十首·其九

汉省空题柱,文园早闭关。

生难看白发,死岂负青山。

天柱浮云色,茫茫去不还。

肯思黄石侣,万一到人间。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