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夜月》
《十六夜月》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

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0)
注释
何处:哪里。
吹来:飘来。
笛一声:笛声响起。
长空:广阔的天空。
如水:像水一样。
浸:洒满。
江城:江边的城市。
中秋:中秋节。
有月:有月亮。
云偏妒:云彩嫉妒。
底事:为什么。
今宵:今晚。
放得明:变得如此明亮。
翻译
不知从哪里飘来的笛声,悠扬地穿透长空,如同清水洒在江城之上。
中秋节的月亮,却被乌云环绕,为何今晚却意外地明亮起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篇“何处吹来笛一声”,即点出了诗人听到了远方传来的悠扬笛声,这声音似乎来自遥不可及的地方,让人心生向往。

紧接着,“长空如水浸江城”则将听觉的体验转换为视觉的一种幻想,长空犹如流动的水一般,将那座江城慢慢浸润。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恍惚间的意境。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最为人所共情的是赏月。然而在这首诗中,“中秋有月云偏妒”却表现出了诗人对这美好夜晚的一丝不满或感慨,可能是因为月亮被云遮挡,未能完全展现其光辉,也可能是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投射在自然之中。

最后,“底事今宵放得明”则透露出诗人对夜晚的珍惜和期待,或许是希望能够在这短暂的夜晚里找到一些答案或者慰藉。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光影、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心境。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感遇·其四

仙乡有琪草,托根蓬莱山。

食之有长味,暗令生朱颜。

叶光拂海曙,高萼袭天关。

谁为学仙侣,同采复同还。

愿言将此草,遍种在人间。

(0)

送梁少嘉内侄北上·其一

鹄沼麟园望不迷,丈夫何事恋卑栖。

豪游曾结长安客,千里人知碧玉蹄。

(0)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其十栖云榕阴

栽花种柳满溪浔,太守风流苦费心。

后人指点甘棠树,密叶曾遮十亩阴。

(0)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其二沥湖渔棹

欸乃渔歌远近闻,青油晴卷沥湖云。

莲舟荡漾归来晚,笼烛城边候使君。

(0)

邓君肃以菊花见贻口占五绝奉荅·其三

山人老作灌园翁,手插疏篱玉满丛。

莫道看花容易得,长年多雨更兼风。

(0)

荅徐汀洲·其一

君向淮阳承主恩,予亦扁舟归故园。

金陵花月何曾见,杀气西街白下门。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