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自明》
《和李自明》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古风

自明多奇辞,更为奇怪歌。

好共卢仝骑绿耳,吟哦直上昆崙坡。

更令张旭辈,醉中挥笔书嵯峨。

安用呼老子,两脚跨橐驼。

有命得坚疾,无术除沉痾。

一从水木迭用事,肺为废物囚网罗。

而况小暑之后有初伏与大暑,更添热厉兼昏魔。

骨閒赫赤炭丸走,皮上烘炙铁手摩。

有时一屋之内但觉汤火近,不辨镬与锅。

手持匕箸腹先胀,酒到喉咙颜已酡。

青黏漆叶无所用,鸟伸熊顾其奈何。

五脏孰云可湔洗,百骸终恐生虫窠。

脱身难上赤霄路,梦魂忽泛沧溟波。

沧溟尽处是星汉,有人常弄机与梭。

枯槎去后更无客,历历赤桂来经过。

取得良书挂牛角,持将斗柄吞明河。

但把明河吞满腹,不去龙田拾瑶玉。

便控鳌头出海来,霞点云痕在眉目。

起穿两柳行青莎,怪歌使我须吟哦。

吟哦作文非小事,要为法度后世无讥诃。

大抵文章本诸内,归之无憾斯平和。

拟之于经辅之友,精讲明辩相切磋。

君虽病肝,其心可用教。我虽病肺,心亦不自阿。

日夜思索,已矣老矣,所学亡失多。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创作,名为《和李自明》。诗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夏日酷暑的煎熬,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体不适和精神困扰。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界的炎热比作行走的火焰,皮肤如同被炙烤的铁板,甚至在室内也能感受到如同置身于火炉之中。这种极端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夏季高温的威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切感受。

诗中还提到了饮食上的困难,食物在高温下变得难以消化,饮酒后脸庞红润,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酷暑中的不适状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希望像获取良书一样,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滋养,甚至幻想能借助神话中的生物(如龙、瑶玉、海中的鳌)来实现这一愿望。

最后,诗人以“吟哦作文非小事”结束,强调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认为它不仅能够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还能为后世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华鸿胪存叔还无锡

蓟北承恩早,江南到日欢。

稻香三堰熟,茗细二泉寒。

临帖开山笥,移舟弄钓竿。

知君西笑后,还复向长安。

(0)

闻筝

秦声何处奏,花落玉尊前。

无限佳人思,春风十二弦。

(0)

夜过云谷洞

豹林只隔数峰西,涉涧寻君月未低。

简子深秋停露照,鞠侯清夜过云啼。

泉香石铫聊堪煮,松响风琴不用携。

谁见幽人独来往,寒光明灭在前溪。

(0)

答黎惟仁见寄

卧病芙蓉溪上村,心期无地与君论。

社中僧散归庐岳,渡口人来问鹿门。

岁晏鱼鸿愁莫至,径荒松菊喜犹存。

报书欲访安期去,四百名山好避諠。

(0)

秋雨怀仲登贤甫

秋来渐觉故人稀,况复关河雁已飞。

窗雨静闻钟磬响,江风寒入薜萝衣。

还山路远书难寄,滞酒情多客未归。

天际孤舟何处望,题诗空愧谢玄晖。

(0)

酬陈在璞卧病城南见寄

伏枕经时最可怜,故人南北各风烟。

交游已绝嵇中散,江汉谁知孟浩然。

云卧青山聊此日,陆沉金马是何年。

郊居若肯寻烟艇,迟尔南楼秋月悬。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