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其一》
《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其一》全文
明 / 陈邦瞻   形式: 古风

江南九月霜暗飞,秋光春色两依稀。

万树欲丹疑湿雾,千山如醉带斜晖。

画史含情拂轻缟,解作秋妍秋不老。

自识晴云慕锦林,莫疑赤烧连衰草。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邦瞻的《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其一)》描绘了江南深秋的独特景色。首句“江南九月霜暗飞”点出时令,九月霜降,暗示气候转凉,而“暗飞”二字则渲染出秋意渐浓的氛围。

“秋光春色两依稀”一句巧妙地将秋日景色与春天的色彩相融合,表达出秋天既有几分春的余温,又有秋的丰富层次。接下来,“万树欲丹疑湿雾”描绘了满山遍野的树木在秋风中仿佛被湿雾滋润,呈现出一片深浅不一的红色,犹如画卷般生动。

“千山如醉带斜晖”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醉人景象,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朦胧而醉人,增添了诗意的韵味。“画史含情拂轻缟”运用拟人手法,将秋景赋予情感,仿佛画家挥毫泼墨,为这幅秋景图增添了一抹深情。

最后两句“自识晴云慕锦林,莫疑赤烧连衰草”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和对姚园客离去的留恋。他告诉客人,尽管秋色如锦,不必担心红叶会随着衰草一同凋零,因为晴空中的白云和满山的红树会一直保持这份秋日的美丽和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深秋的绚丽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作者介绍
陈邦瞻

陈邦瞻
朝代:明

陈邦瞻(1557——1628年),字德远,号匡左,江西高安荷岭上寨村人。明万历26年进士,史学家,明朝重臣。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天启三年(1628年)卒于任上,诏赠兵部尚书。
猜你喜欢

挽邵公容春·其三

北风北风兮丹旐飞飞,申原迈迈兮铎声孔悲。

素缰栾栾兮二子皇皇,如有望兮魂其来归。

地有灵兮人杰,表尔隧兮丰碑。

(0)

汪功父聘石友

一片寒姿苍玉质,久作歙江秋水骨。

磨瑕砻垢饱风霜,袖手南游来楚国。

我曾研破青烟痕,露华半勺拖玄云。

文理细密温而淳,伯乐一顾空马群。

癯癯好古子汪子,雅有半面如旧情。

巧取豪夺俱不敢,聘以厚礼强委禽。

吉日良辰新劝驾,绛帐交欢相慰藉。

斟酌洙泗闯紫阳,大义发越添声价。

紫阳是渠桑梓贤,久矣骖随辑坠编。

会心不惜时磨研,至理神授珠莹圆。

我今赠君明堂一柱金书墨,霜毫冠带来蟾窟。

楮先生者白而腴,即日相邀来览德。

弦歌声里春光半,净几明窗风日暖。

四友参前无间断,俛首循循而勉勉。

万里一鞭涂甚坦,太极门开初未远。

(0)

端平乙未新元

台历更新德未新,读书未济腹中贫。

屡因快意行来错,却向閒中认得真。

性性不忘千圣旨,惺惺毋欠满腔仁。

荣枯冷暖自消长,但见流行总是春。

(0)

和遁泽初夏韵二首·其一

万古南薰与舜同,何时吹入五弦中。

百年乔木支秋哨,一旦新萌长露丛。

世事渐如宣子日,诗情犹有大王风。

来牟丝枲新勋业,更有何人咏大东。

(0)

诗一首

圣神深意念遐方,前后皆驰谕蜀郎。

从此邮亭为盛事,乘轺相继有三王。

(0)

感皇恩·其一

飞雪满貂裘,马蹄轻骤。笔下文章焕星斗。

凌云才调,尽是夺标高手。况闻场屋里,知名久。

金榜篆云,银鞍披绣。归去天香满衣袖。

莫辞今夕,且尽一尊芳酒。为君歌一曲,为君寿。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