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苍岩影翠霞,梅梢疏瘦正横斜。
得因祀事来寻胜,试探春风第一花。
怪石苍岩影翠霞,梅梢疏瘦正横斜。
得因祀事来寻胜,试探春风第一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春色图景。开篇“怪石苍岩影翠霞”一句,通过对奇特岩石和苍苔覆盖的岩壁投射出的绿意盈盈的云霞进行形象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紧接着“梅梢疏瘦正横斜”一句,则将视线引向孤独自立、枝条稀疏但却生机勃勃的梅花,通过梅梢的斜倚姿态传递出一种高洁脱俗之感。
诗人随后转入主题,“得因祀事来寻胜”表明诗人此行是为了寻访某种胜景或进行某种祭祀活动,而“试探春风第一花”则揭示了这次寻访的具体目的——在初春时节,去探寻最先绽放的花朵。这里的“第一花”很可能指的是梅花,它不仅是早春季节中较早开放者,更象征着坚贞和高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他们往往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美学享受。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大学三年闻琢玉,东堂一举早成名。
借问还家何处好,玉人含笑下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