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
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
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
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
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
为我临风再奏,仙鹄翩翻十二,感物一何灵。
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
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
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
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
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
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
为我临风再奏,仙鹄翩翻十二,感物一何灵。
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
这首《水调歌头·括范文正听真上人琴歌》是宋代词人林正大的作品。该词以月夜琴声为引,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深沉的画面。"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开篇便营造出明亮而寂静的夜晚,仿佛连银河都因月色而洁净。"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琴弦轻拨,万籁俱寂,只有琴音如冷光凝聚,引人入胜。
接下来,词人将琴声与历史兴亡、音乐雅俗相联系,表达了对高尚音乐的赞美和对低俗之音的摒弃。"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意指琴声能涤荡世俗的靡靡之音,展现出真挚的艺术力量。
"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运用比喻,形容琴声如同泉水咽泣、玉石撞击、金声激荡,生动展现了琴音的丰富层次。"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进一步渲染了琴声的感人至深,唤起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共鸣。
最后,词人感叹谁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曲高妙的音乐,"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艺术传承的期待。
整首词以琴声为纽带,融合了对音乐艺术的赞美、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人间情感的理解,展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金华初脱迹,紫禁早知名。
旋起丘园隐,来沾雨露荣。
青囊存药秘,玉检贮方精。
先帝称纯谨,今皇重老成。
两朝亲侍从,十载尽忠诚。
请告衷怀切,推恩睿算明。
赐金分御帑,祖帐溢都城。
草色丹阳路,花香白下程。
将期过岩子,应拟访黄平。
童稚临门候,亲知夹道迎。
还家虽乐具,恋阙自魂惊。
知近初阳节,趋朝听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