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鷕两雉鸣,彩彩好羽仪。
挟弹东邻子,潜睨如蹲狸。
一发得其雄,再发并其雌。
洒血平芜间,赳赳过水湄。
微物不充鼎,凭高一扬眉。
结束驰前山,射杀子母麋。
丈夫飞食肉,肯饱藿与葵。
所志猎沙场,好生亦何为。
有鷕两雉鸣,彩彩好羽仪。
挟弹东邻子,潜睨如蹲狸。
一发得其雄,再发并其雌。
洒血平芜间,赳赳过水湄。
微物不充鼎,凭高一扬眉。
结束驰前山,射杀子母麋。
丈夫飞食肉,肯饱藿与葵。
所志猎沙场,好生亦何为。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杂咏十首(其七)射雉》描绘了一幅狩猎场景。诗中首先写到两只美丽的雉鸡在鸣叫,吸引了东邻少年的注意。他悄悄瞄准,如同蹲伏的狸猫般准备射击。一箭击中雄雉,紧接着又射中雌雉,鲜血洒落在草地之间,它们英勇地跃过水边。诗人借此寓意,即使是对微小的猎物,如果志在获取,也会毫不犹豫。随后,他迅速收拾行装,前往前山,射杀了母鹿和幼鹿,表达了男子汉应有的豪情和对食物的渴望,不愿满足于粗陋的食物。最后,诗人反思,既然追求狩猎的乐趣,那么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慈悲之心又该如何平衡?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