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共墙檠语。记昨朝、芒鞋蓑笠,冷风斜雨。
月入宫槐槐影澹,化作槐花无数。
恍不记、鳌头压处。
不恨扬州吾不梦,恨梦中、不醉琼花露。
空耿耿,吊终古。千蜂万蝶春为主。
怅何人、老忆江南,北朝开府。
看取当年风景在,不待花奴催鼓。
且未说、春丁分俎。
一曲沧浪邀吾和,笑先生、尚是邯郸步。
如秉苘,续残炬。
灯共墙檠语。记昨朝、芒鞋蓑笠,冷风斜雨。
月入宫槐槐影澹,化作槐花无数。
恍不记、鳌头压处。
不恨扬州吾不梦,恨梦中、不醉琼花露。
空耿耿,吊终古。千蜂万蝶春为主。
怅何人、老忆江南,北朝开府。
看取当年风景在,不待花奴催鼓。
且未说、春丁分俎。
一曲沧浪邀吾和,笑先生、尚是邯郸步。
如秉苘,续残炬。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金缕曲(其二十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旧和反思时事的词。
"灯共墙檠语" 一句,通过对夜晚灯光与墙壁间交织之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氛围。紧接着,诗人回忆起昨日的情景,穿着简陋的鞋子,戴着蓑笠,在冷风和斜雨中行走,这些细节传达了一个士人的艰难与孤独。
"月入宫槐槐影澹,化作槐花无数"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夜晚月光照射在槐树上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好愿景。槐花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之物,更隐喻着诗人心中的美好理想。
然而,这种美好的幻想很快被打破,"恍不记、鳌头压处" 说明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接着,他表达了自己对于扬州的怀念之情,以及梦中未能尽醉于琼花露水中的遗憾。
"空耿耿,吊终古。千蜂万蝶春为主" 这两句,是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无限感慨和对自然界生机勃勃景象的一种赞美之情。
随后,诗人的思绪转向了江南的旧事,以及北朝开府的往昔。"看取当年风景在,不待花奴催鼓" 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并不愿被迫返回现实。
最后一段,"且未说、春丁分俎。一曲沧浪邀吾和,笑先生、尚是邯郸步。如秉苘,续残炬" 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虽然外界可能还有诱惑和挑战,但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操和坚持。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坚守自己理想与节操的决心。
一春略无十日晴,雨脚才断云已生。
奇葩摧败等青苋,嘉谷漂荡随浮萍。
书生病卧苔及榻,湿薪燎衣熏欲盲。
腰顽足痹空叹息,咫尺不得行中庭。
读书窗黑不见字,弹琴弦缓那成声。
老盆浊酒且复醉,两部鼓吹方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