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子元班见》
《送张子元班见》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笑掇巍科是管君,等闲马上换京官。

扶摇九万从今易,植立千年自古难。

多办衣裘禦风雪,紧操维柁过泷滩。

中朝知旧如相问,试把吟篇举似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āngyuánbānjiàn
sòng / mǎoyīng

xiàoduōwēishìguǎnjūnděngxiánshànghuànjīngguān

yáojiǔwàncóngjīnzhíqiānniánnán

duōbànqiúfēngxuějǐncāowéituóguòlóngtān

zhōngcháozhījiùxiāngwènshìyínpiānkàn

注释
笑掇:轻松取得。
巍科:显赫功名。
管君:指代某位名叫管的人。
等闲:轻易。
马上:骑马。
京官:京城官员。
扶摇:形容迅速上升。
九万:极言高远,象征仕途高位。
易:容易。
植立:树立。
千年:极言长久。
自古难:历来罕见。
衣裘:衣物。
禦:抵御。
风雪:比喻困难或挑战。
维柁:把握船舵。
泷滩:急流险滩。
中朝:朝廷内部。
知旧:老朋友。
如:如果。
相问:询问。
吟篇:诗篇。
举似看:展示给……看。
翻译
笑着取得显赫功名的是管君,轻易在马背上换成了京城官员。
从此踏上仕途,如同乘风直上九万里,千年稳固的地位实属罕见。
要准备好衣物抵御风雪,牢牢把握航向度过激流险滩。
如果朝廷中的老朋友询问,试着把我的诗篇展示给他们看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所作,名为《送张子元班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升迁的祝贺之情以及对其能力的肯定。

"笑掇巍科是管君,等闲马上换京官。"

这里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仕途上的顺利,形容他如同轻松地从地方被提拔到中央担任要职,显示出作者对于友人能够在政治舞台上迅速崛起的赞赏。

"扶摇九万从今易,植立千年自古难。"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提升的不易和其重要性。扶摇(即凤凰)与九万(指众多)相比,是极为罕见的事情;而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更是千难万难。

"多办衣裘禦风雪,紧操维柁过泷滩。"

这里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官员面临的艰苦环境和挑战,以及他克服这些困难的坚定意志。衣裘代表着寒冷的气候,风雪则是外界的考验;维柁(即缆绳)与泷滩(急流的水涌)象征了紧张的操控和险峻的路途。

"中朝知旧如相问,试把吟篇举似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对于友人未来道路上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之间互相勉励、赞赏才能的文化氛围。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金钗剪烛

歌舞兰堂夜色深,烛花轻剪试钗金。

分开小凤双飞翼,拨尽寒灰一寸心。

玉泪乱随红袖落,蜡香留得碧云簪。

短檠二尺挑寒雨,头白书生正苦吟。

(0)

六言三首·其三

绝涧花迎暮竹,回塘水媚春云。

欲赋淮南招隐,山中桂树留人。

(0)

六言三首·其一

南塘雨晴草满,西林春早花疏。

道士烧丹借灶,山翁种树求书。

(0)

无题四首·其四

爱酒书生白发垂,鸾胶獭髓岂能医。

汉宫斗草端阳节,唐殿穿针七夕时。

竹上蛎房真可买,石间芝箭似难移。

扬雄拟奏河东赋,但乞君王酒一卮。

(0)

端午日由车中抵开平客中三度端阳怆然有怀

居庸昔日逢端午,子规声声劝归去。

旧岁滦阳万寿宫,九节菖蒲泛琼醑。

今年车中饱掀簸,盲风北来雨如注。

沙坡马鬣高下迎,土屋鱼鳞先后附。

旧家松篁百寻碧,薝卜花前石榴树。

停车俯首不得语,邻墙箫声杂驼鼓。

劳生得意同蜗牛,旧历却行等蝇虎。

(0)

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数今皆不复有追忆旧事因成绝句十首·其八

明月曾随多景楼,幅巾长袖是清流。

金焦山势元相望,不掩诸公富贵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