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卖花声》
《卖花声》全文
清 / 龚自珍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我住秣陵西。西鸟秋啼。也无墨客对挥犀。

何处寻秋何处醉,小妹青溪。寒菜两三畦。

花不成畦。折归灯下伴凄迷。

忽忆青门人缟袂,淡墨曾题。

(0)
鉴赏

这首《卖花声》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居秣陵西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我住秣陵西”,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居住地,秣陵即南京,暗示了远离繁华都市的隐居生活。接着,“西鸟秋啼”一句,以自然界的鸟鸣声作为背景音,渲染出一种秋日特有的寂寥氛围,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哀愁的基调。

“也无墨客对挥犀”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挥犀,原指文人雅士挥毫泼墨,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暗含了无人共赏、无人共鸣的孤独感。紧接着,“何处寻秋何处醉”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试图在寻找秋日美景中寻求慰藉,但最终只能借酒浇愁,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妹青溪”一句,可能是指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理想生活的向往,青溪象征着清澈、宁静的美好,与前文的秋日景象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下半阙转而描写日常生活场景。“寒菜两三畦。花不成畦。”这两句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画面,寒菜虽少,却也生机勃勃,与上文的秋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惜与满足。随后,“折归灯下伴凄迷”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诗人独自一人在灯下,与寒菜相伴,感受到的是内心的凄迷与孤独。

最后,“忽忆青门人缟袂,淡墨曾题。”这一句直接点明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青门人缟袂,可能指的是友人穿着素净,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友人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淡墨曾题,则暗示了两人曾经有过共同创作或交流的经历,加深了情感的深度。

整体而言,《卖花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
朝代:清   籍贯:27岁中举   生辰: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猜你喜欢

夜抵沛县怀沽头章水部以道

孤舟尽日柳边撑,尚隔烟波十里程。

篷底一灯听雨落,枕边三鼓盼天明。

笑谈可待还当别,身世无凭忽自惊。

欲假诗筒报消息,曲江幽梦恐先成。

(0)

清风亭赏牡丹次华泉韵

上苑芳菲第一丛,何年移入礼台中。

堪嗟富贵非前日,谁信清高有旧风。

夜月皎如银烛照,晓烟轻似碧纱笼。

不须对此频惆怅,万品荣枯属化工。

(0)

至日寄都下故人二首·其一

冬至山阴煖气微,五更厅事动朝衣。

鸡声衙吏来应早,雁足乡书到亦稀。

天上星辰双阙迥,江边冰雪寸心违。

寓游正忆穷愁日,薄晚东斋坐不归。

(0)

游张公洞

风雷开洞府,传自赤乌年。

峭壁斜倾地,盘云半覆天。

林抽千挺笋,池绽九华莲。

螺壳回旋入,蜂房芥蒂悬。

虚窗通白日,奥室聚苍烟。

石髓滋璚蕊,丹炉闭雪铅。

吴山唯此胜,张老是何仙。

轻举应霞外,冥搜破物先。

缅余问桃水,遂尔涉芝田。

憩涧心方寂,寻真兴已偏。

步凌青嶂出,杯倩紫云传。

落景幽襟积,飘蓬去路牵。

永怀餐大药,从此谢尘缘。

(0)

独吟·其三

戎马中原鬓已华,一麾迢递向天涯。

荒城白屋犹征税,故国青山更别家。

秋梦南归江汉阔,暮程西望斗牛斜。

扁舟独宿空滩冷,野戌悲风急夜笳。

(0)

晓莺

睍皖梦中迷,流莺碧树西。

起来红日照,已度别枝啼。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