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家泊水几番秋,流浪天南海角头。
此去千鹅三万里,凭君马上寄离愁。
辞家泊水几番秋,流浪天南海角头。
此去千鹅三万里,凭君马上寄离愁。
这首诗《征人怨(其一)》由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描绘了一位远行者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句“辞家泊水几番秋”,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离开家乡,乘舟于水面漂泊,经历了数个秋天。这里以“泊水”象征着旅途的漂泊不定,而“几番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
次句“流浪天南海角头”,进一步强调了征人的行踪之远,从天边到海角,无处不是他的足迹。这种辽阔的空间感,不仅展现了征人的行程之广,也暗含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漂泊感。
第三句“此去千鹅三万里”,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征人的旅程距离之遥远,仿佛要跨越千山万水,甚至达到了三万里的极限。这不仅是对地理空间的描述,也是对时间跨度和情感深度的隐喻,暗示了征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一句“凭君马上寄离愁”,表达了征人在旅途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马上”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征人行进的状态,又寄托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情感寄托。这里的“寄离愁”不仅指征人将思念之情寄托在信件或口头上,也意味着他将这份情感融入了整个旅程之中,成为旅途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征人旅途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以及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韧。方一夔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征人的心境与情感。
日暖烟轻,竹梢映、花阴凌乱。
微风皱、池光青碧,绿杨垂岸。
艳杏墙头红粉媚,幽兰砌下飘香暖。
称邀宾、明日去寻芳,频欢宴。光景速,浑如箭。
醉梦里,春强半。且花前莫厌,玉杯频劝。
一枕游仙方警悟,浮名自笑犹萦绊。
醉挥毫、付与雪儿歌,娇莺啭。
名山绕旌川,未易千百计。
栖真耸其西,二幕相捍蔽。
柳山与龙山,连亘殆无际。
大鳌从东出,石鼓凿奇瑞。
华容接鸡形,蔓衍若难制。
维南有梓山,盘屹万里势。
有殿曰甘露,崒嵂插天地。
玉壶枕其北,凫山复相比。
碜岭介凤凰,大洞阐天秘。
无奈分布广,一蹴不可至。
姚君天韵奇,气概高一世。
胸中饱丘壑,作亭非壮丽。
独能极遐观,领略万山翠。
苍玉无遁形,秀色归一视。
却笑昔人非,所见殊无异。
东亭乱清晖,仅得翠微意。
东山罗红裙,未免声色累。
唯君别幽趣,徜徉乐清致。
青山不改旧,领客时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