窠石玲珑幽草风,枝枝梅叶凋秋红。
斋旁冷艳聚雅玩,粉蕉绿卷沙帏中。
香丝欲沉月一角,情染密云如竹合。
半声寒雀解酲多,几盏嫩阴茶色活。
佹成句读肠已枯,发秃指趼诗人孤。
埋头十载不出户,满斋书味来相呼。
窠石玲珑幽草风,枝枝梅叶凋秋红。
斋旁冷艳聚雅玩,粉蕉绿卷沙帏中。
香丝欲沉月一角,情染密云如竹合。
半声寒雀解酲多,几盏嫩阴茶色活。
佹成句读肠已枯,发秃指趼诗人孤。
埋头十载不出户,满斋书味来相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静谧与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联“窠石玲珑幽草风,枝枝梅叶凋秋红”以“窠石”、“幽草”、“梅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景象。玲珑的石头与随风摇曳的草木,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季节更替的规律。
颔联“斋旁冷艳聚雅玩,粉蕉绿卷沙帏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雅致的氛围。斋旁的冷艳花朵与雅致的摆设相互映衬,粉蕉的绿叶与沙帷的柔软质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高雅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雅玩”不仅指物质上的装饰,更是精神上的追求与寄托。
颈联“香丝欲沉月一角,情染密云如竹合”则将视觉与嗅觉、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香丝”与“月”的对比,以及“情染密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月角的微光与云层的密布,仿佛是诗人情感的外化,与竹子的坚韧与和谐相呼应,传递出一种深邃而内敛的情感世界。
尾联“半声寒雀解酲多,几盏嫩阴茶色活”以“寒雀”的啼鸣与“嫩阴茶色”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与色彩层次。寒雀的啼叫似乎在唤醒沉睡的大地,而嫩阴茶色的茶水则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体悟。
最后一联“佹成句读肠已枯,发秃指趼诗人孤。埋头十载不出户,满斋书味来相呼”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沉浸于创作与思考中的孤独与执着。面对枯竭的灵感与日渐稀疏的头发、磨损的手指,诗人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书房中,埋头苦读,寻找着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滋养。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作为艺术家的孤独与坚持,也反映了他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其在创作道路上的孤独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