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家花忆绣衣人,仙洞诗看玉树亲。
未假霜威同索笑,却因丽藻独伤春。
秦箫暗度楼中月,洛袜微生水上尘。
白雪西台真有调,碧江东阁恨无津。
主家花忆绣衣人,仙洞诗看玉树亲。
未假霜威同索笑,却因丽藻独伤春。
秦箫暗度楼中月,洛袜微生水上尘。
白雪西台真有调,碧江东阁恨无津。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答卢侍御樊氏洞中观梅见怀之作次韵》以梅花和洞中幽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遗憾之情。首句“主家花忆绣衣人”,通过比喻,将梅花比作主人家的佳人,暗示了卢侍御对樊氏的思念如同花儿眷恋着那位穿着绣衣的女子。接着,“仙洞诗看玉树亲”描绘了洞中的诗意氛围,仿佛玉树般的诗句见证了他们亲密的关系。
“未假霜威同索笑,却因丽藻独伤春”进一步深化情感,即使没有严冬的寒冷来增添欢乐,但因美景无人共享,反而因美丽的诗藻而独自感伤春天的流逝。接下来,“秦箫暗度楼中月”运用秦地的乐器和月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寂寥的意境,暗示了卢侍御内心的孤独。
“洛袜微生水上尘”借洛水女神的典故,表达对樊氏的思念如同洛神足下的轻尘,虽近在眼前,却又难以触及。最后两句“白雪西台真有调,碧江东阁恨无津”,以“白雪”和“碧江”象征高雅的才情和遥远的距离,表达了对卢侍御无法相见的遗憾,如同西台的音乐虽美妙,但东阁却无渡口能抵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以及因距离产生的无奈与哀愁。
裴侯爱画老成癖,岁晚倦游家四壁。
随身只有万叠山,秘不示人私自惜。
俗人教看亦不识,我独摩挲三太息。
问君何处得此奇,和璧隋珠未为敌。
答云衢州老祝翁,胸次自有阴阳工。
峙山融川取世界,咳云唾雨呼雷风。
昨来邂逅衢城东,定交斗酒欢无穷。
自言妙处容我识,为我扫此须臾中。
尔时闻名今识面,回首十年齐掣电。
裴侯已死我亦衰,祇君虽老身犹?。
眼明骨轻须不变,笔下江山转葱茜。
为君多织机中练,更约无事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