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水竹傍城坳,墙垩黄泥屋盖茅。
曾是土牛行处路,笙歌久不到东郊。
数家水竹傍城坳,墙垩黄泥屋盖茅。
曾是土牛行处路,笙歌久不到东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春郊景象。"数家水竹傍城坳",寥寥几户人家坐落在水边竹林环绕的小山坡上,显得恬静而偏僻。"墙垩黄泥屋盖茅",说明这些房屋是用黄色泥土涂抹的外墙,茅草覆盖的屋顶,朴素而简朴,富有乡村特色。
"曾是土牛行处路",诗人提及过去的热闹,暗示这里曾有农耕活动,土牛(古代用于耕田的木制工具)留下的痕迹见证了往日的繁忙。然而,"笙歌久不到东郊",现在的东郊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欢声笑语和笙歌宴乐,显得冷清,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乡村生活的凋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郊的景象,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变迁的感慨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
三百里湖秋渺然,是间可以著钓船。
浩歌莫过石帆下,烂醉夜泊樵风边。
茫茫沙月忽侧堕,袅袅山气时孤鶱。
冥鸿远举谢斯世,白鸥自放全其天。
幽栖幸脱市朝械,捷径那著功名鞭。
人生各自适意耳,稷禹巢许知谁贤。
疏篱围中庭,野水赴方塘。
春雨路易乾,徐步蹋夕阳。
艳艳红杏梢,忽已占年光。
我老来日短,乃复不自量。
接花待其成,邻里共笑狂。
万事孰能料,社栎老不僵。
磊磊盘中果,安知不获尝。
作诗遣闲愁,一笑无留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