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祈雨二首·其二》
《祈雨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见说虔南惟苦雨,深山毒雾长阴阴。

我来偏遇一春旱,谁解挽回三日霖?

寇盗郴阳方出掠,干戈塞北还相寻。

忧民无计泪空堕,谢病几时归海浔?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祈雨二首(其二)》,通过描绘一个遭遇干旱、民不聊生的社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上天降雨以解民困的热切期盼。

首句“见说虔南惟苦雨”,点明了虔州南部地区常年遭受苦雨的困扰,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接着“深山毒雾长阴阴”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阴郁、潮湿的氛围,形象地描绘出苦雨带来的阴霾与压抑感。

“我来偏遇一春旱”,诗人自述在这样一个干旱的春天来到此地,突出了当前的严峻形势。紧接着,“谁解挽回三日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及时降雨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解决干旱问题的无奈与焦虑。

“寇盗郴阳方出掠,干戈塞北还相寻。”这两句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寇盗横行,战事不断,加剧了民众的苦难。诗人在此背景下祈求雨水,不仅是为了缓解干旱,更是为了平息战乱,带来安宁。

“忧民无计泪空堕,谢病几时归海浔?”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百姓疾苦却束手无策的深深忧虑,以及渴望早日脱离官场,回归自然的复杂心情。这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于政治现实的无奈与逃避倾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癸巳元日左素公邹大系期同刘子参过白云庵茶话二首·其一

晴鸟曙山天,林光捲宿烟。

壑阴藏雪润,麦露泫珠圆。

江树南开早,唐松东向偏。

殷勤悬有待,请组旧行边。

(0)

为宋子主人送高渐离入秦

每见关中客,无心理筑哀。

徵书昨夜到,不待曙光催。

(0)

为晋宁诸子说春秋口占自笑四首·其三

南岳经声苦,东林眉宇嚬。

似他添强笑,犹恐隔邻嗔。

(0)

三日率诸生赴礼部考试

应试南宫听考研,诸生背读泻鸣泉。

清曹仪制耑分领,次第编名奏奉天。

(0)

慈云十咏·其四竺师觉花堂

缤纷天雨宝优昙,听法升堂总戒严。

顿悟此心成一笑,阿师不待觉尊拈。

(0)

侯仲冶风雨归庄图

黑雨横江天漠漠,馋蛟怒吼惊涛作。

扁舟冒险且归来,正恐明朝风更恶。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