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里中百岁张翁》
《悼里中百岁张翁》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铭旌一丈袅寒烟,泪逐西风洒道边。

纵使后人能百岁,太平谁识靖康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zhōngbǎisuìzhāngwēng
sòng / liúzǎi

míngjīngzhàngniǎohányānlèizhú西fēngdàobiān

zòng使shǐhòurénnéngbǎisuìtàipíngshuíshíjìngkāngnián

注释
铭旌:古代丧葬时挂在灵柩前的长幡,表示哀悼。
袅:形容烟雾或细长物随风轻轻摆动。
寒烟:寒冷的轻烟,常用来形容凄凉的气氛。
泪逐:泪水跟随,形容泪水不断落下。
西风:秋季的偏西风,象征着悲凉和离别。
靖康:北宋末年,1126年,金兵攻陷开封,宋徽宗、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
翻译
巨大的丧幡在寒烟中飘摇,泪水随着西风洒落在路边。
即使后世的人能活到百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那太平盛世之前的靖康之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所作,名为《悼里中百岁张翁》。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沉感慨。

“铭旌一丈袅寒烟”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风扫落叶的画面。铭旌,即古代用来装饰或标志的丝织物,飘扬在空中,如同寒烟一般,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这里所用的“袅”字,用以形容布帛等轻薄柔软的东西随风飘动,有着细腻生动的画面感。

接下来的“泪逐西风洒道边”,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无奈。泪水,象征着悲痛和不舍,随着西风轻轻地落在道路两旁,这里隐喻着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不可挽回的历史变迁而产生的情感波动。

最后,“纵使后人能百岁,太平谁识靖康年”,则是诗人的深刻反思。即便是活到一百岁,也难免对于过去时代的遗忘和不解。这里所说的“太平”指的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时期,而“靖康年”特指北宋末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汴梁(今河南开封),徽宗、钦宗二帝被掳至北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深重灾难。诗人通过这种反问,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以及对于未来世代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记住那些悲惨岁月的怀疑。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时光流逝、历史沧桑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马上口占三绝

露浓红透棠梨叶,风紧落疏荞麦花。
马首渐东京洛近,小寒无用苦思家。

(0)

梅花三绝

树老根顾雪满巅,令人颇忆鲁公贤。
同时柔脆皆僵仆,正色清芬独凛然。

(0)

宿长芦寺下四绝

来帆风饱自行快,去将浪高知进难。
舟子勿生淹泊恨,偶然迟速我殊安。

(0)

送何元英出峡三绝

莫忆双溪水似蓝,暂留荆渚脱片衫。
更烦频向沙头望,望我西风出峡帆。

(0)

移司道中四绝

千山似笋怜渠瘦,一水如蓝对我寒。
今日看来心未静,画将归去静时年。

(0)

至夜独酌二绝

久苦群阴不可排,一朝驱退亦宜哉。
万年谁上君王寿,为奏门前欲泰来。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