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寿寺》
《广寿寺》全文
宋 / 谢逸   形式: 古风

学道护心城,养生戒眉斧。

静知世味薄,老惬野僧语。

散步给孤园,邀我会心侣。

尘清不眯眼,境静可冰暑。

莲社宗远公,竹溪仰巢父。

此道不异世,今人岂愧古。

当念贫时交,重勿弃如土。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题为《广寿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道家思想和养生之道的深刻理解与实践,以及在广寿寺中的静心体验。

首句“学道护心城”,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通过学习道家哲学来保护心灵的城池,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接着,“养生戒眉斧”一句,以“眉斧”比喻日常生活的琐碎烦恼,强调了养生之道在于戒除这些烦恼,保持心灵的纯净。

“静知世味薄,老惬野僧语”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理解,以及在年老之时,更倾向于与隐居的僧侣交流,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散步给孤园,邀我会心侣”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广寿寺的给孤园中,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的情景,展现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喜悦。

“尘清不眯眼,境静可冰暑”则表达了诗人对环境清静的赞美,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即使面对炎热的夏日也能感到清凉。这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

最后,“莲社宗远公,竹溪仰巢父”引用了古代高士的故事,将自己与这些历史上的贤者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而“此道不异世,今人岂愧古”则强调了道家思想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认为无论古今,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都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当念贫时交,重勿弃如土”则是对友情的珍视,提醒人们在困难时期结识的朋友,不应轻易抛弃,应倍加珍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谢逸
朝代:宋   字:无逸   号:溪堂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生辰:1068-1113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猜你喜欢

题周□□西园雅集卷·其二

儒雅风流满画图,琴书觞咏共相呼。

不知此日东坡老,曾觅黄莲点眼无。

(0)

自葛阳驰广济驿轺中即事·其四

沙溪荒铺近炉峰,七载重来觅旧踪。

可是馆人亦相忆,留题不遣壁尘封。

(0)

自葛阳驰广济驿轺中即事·其三

春溪绕屋碧如油,短竹疏篱白日幽。

少女竹间呼母彘,老农溪畔饮童牛。

(0)

望厌次讯家曼倩·其一

前世久知君是我,后身皆说我为君。

却怜同姓亦同病,长乞侏儒粟共分。

(0)

宿州公署见新月用壁间杨文贞公韵·其一

银钩初挂冻云收,寒影穿帘到敝裘。

倚遍碧栏浑不寐,隔墙人唱古凉州。

(0)

癸未计偕过王庄驿假馆张北溪垆头屈指二十四年矣今差竣还朝午憩驿馆北溪之子崇葵者袖余旧墨来谒且献盘餐遂以诗二章答之·其二

问我何来髯似戟,怜君今亦戟为髯。

盘餐献罢犹微笑,欲乞新诗当酒帘。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