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有佳人,披褐抱白玉。
百年老风雨,坐阅成毁速。
霜馀乃脱颖,磊落隐者屋。
平生苦硬姿,卓尔受命独。
虞翻终老辣,严挺笑软熟。
世情乐肥甘,有齿但食肉。
封题欲远赠,惧以蜇口渎。
的应山林味,雅称藜藿咮。
聊持诗百字,为博珠一斛。
我本看泉声,茅斋添夜读。
丘中有佳人,披褐抱白玉。
百年老风雨,坐阅成毁速。
霜馀乃脱颖,磊落隐者屋。
平生苦硬姿,卓尔受命独。
虞翻终老辣,严挺笑软熟。
世情乐肥甘,有齿但食肉。
封题欲远赠,惧以蜇口渎。
的应山林味,雅称藜藿咮。
聊持诗百字,为博珠一斛。
我本看泉声,茅斋添夜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所作的《为游叔蕃觅苦椎》。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丘的佳人,她身着粗布衣裳,怀抱洁白如玉的物品——苦椎。这苦椎历经风雨百年,见证了岁月的快速变迁。在严寒之后,它脱颖而出,显得磊落不凡,寓居于隐士的小屋之中。
诗中通过苦椎的形象,表达了坚韧不屈的人格特质,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坚守自我,如同虞翻一样老辣而刚毅,与世间追求安逸享乐之人的软熟形成对比。诗人感慨世态炎凉,人们往往沉迷于肥甘之欲,唯有苦椎能代表山林的清苦,适合简朴的生活。
诗人决定将这首诗作为礼物赠予游叔蕃,希望它能传达出对清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苦椎精神的赞美。最后,诗人自述自己在茅斋中聆听泉声,深夜读书,与苦椎的精神相契合。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苦椎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和对世俗浮华的批判。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静夜不能寐,耳听众禽鸣。
大城育狐兔,高墉多鸟声。
坏宇何寥廓,宿屋邪草生。
中心感时物,抚剑下前庭。
翔佯于阶际,景星一何明。
仰首观灵宿,北辰奋休荣。
哀彼失群燕,丧偶独茕茕。
单心谁与侣,造房孰与成。
徒然喟有和,悲惨伤人情。
余情偏易感,怀往增愤盈。
吐吟音不彻,泣涕沾罗缨。
春风两岸发繁花,春月乘风渡浦沙。
皎皎波心摇白练,盈盈岸侧映红霞。
水月空明浑不定,一枝窈窕元端正。
月色偏能泛水纹,水纹不解流花影。
素娥倚桂妒花香,鲛室持绡待月光。
但道弄珠来洛女,谁知飞片误刘郎。
刘郎洛女临妆匣,镜里胭脂翠羽压。
玉兔翻骑赤鲤游,琼枝倒被银蟾插。
客来停棹大江湄,春信归来已后期。
却忆深闺花月貌,倩将流水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