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奉命恤民艰,千里汪洋任往还。
破浪冲风身不惜,咨寒问雨鬓先斑。
灾黎得解颠连苦,海涘重沾渥泽颁。
伫看天颜嘉远涉,恭膺纶綍擢朝班。
我公奉命恤民艰,千里汪洋任往还。
破浪冲风身不惜,咨寒问雨鬓先斑。
灾黎得解颠连苦,海涘重沾渥泽颁。
伫看天颜嘉远涉,恭膺纶綍擢朝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奉命前往灾区慰问百姓的情景,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关心民生的精神。首句“我公奉命恤民艰”,点明了官员的使命是救助苦难中的民众。接着,“千里汪洋任往还”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官员跨越千里的艰辛旅程,体现了其为民众服务的决心和毅力。
“破浪冲风身不惜,咨寒问雨鬓先斑”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官员在恶劣天气下仍坚持前行的形象,以及他因担忧灾民而日渐衰老的外貌变化,表现了他对民众深切的关怀与无私的奉献精神。通过“咨寒问雨”这一细节,诗人细腻地展现了官员对灾民生活状况的细致关注。
“灾黎得解颠连苦,海涘重沾渥泽颁”两句,表达了官员的到来为灾民带来了希望与援助,使得他们得以摆脱困境,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与关怀。这里,“海涘重沾渥泽颁”形象地描绘了官员的恩泽如同甘露般洒向灾区,滋润着受灾民众的心田。
最后,“伫看天颜嘉远涉,恭膺纶綍擢朝班”两句,预示了官员的努力得到了上层的认可与赞赏,暗示了他将因此获得更高的职位与荣誉。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官员功绩的肯定,也寄托了对官员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深入灾区、关心民众疾苦的生动描绘,颂扬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对于官员勤政爱民的期待与赞赏。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
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
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
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
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
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
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
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
厌尘劳,抛家计,慕清闲。向物外、观照人间。
须臾变灭,蜃楼歌侧海涛翻。
暂时光景,转身休、百岁如弹。
掀天富,倾城丽,过人勇,彻心奸。尽逐境、颠倒循环。
纷纷醉梦,往来争夺苦摧残。
不如闻早,伴烟霞、高卧云山。
昨日花开,今朝花谢,算来眼下时光。
成家立计,劫劫与谁忙。
才见青春年少,霎时间、绿鬓成霜。
堪嗟叹,人身不识,自恁苦无常。
不如早悟,金银过斗,难免无常。
思乡岭上,空滴泪成行。
儿女无个肯替,到头来、独自承当。
听吾劝,回光返照,相伴马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