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渡洛水见流澌尽解春意感人马上偶成戏咏二首·其一》
《早渡洛水见流澌尽解春意感人马上偶成戏咏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春色东来不待招,烟光已过洛阳桥。

如何解尽人间冻,鬓畔霜华转不消。

(0)
翻译
春天的气息无需召唤就自行到来,烟雾般的阳光已经照过了洛阳桥。
怎样才能驱散人们身上的寒冷,鬓边的白发却无法停止增长。
注释
春色:春天的景色。
东来:从东方而来。
不待招:无需召唤。
烟光:朦胧的光线。
洛阳桥: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桥梁。
如何:怎样。
人间:人世间。
冻:寒冷。
鬓畔:鬓角边。
霜华:白发。
转:继续。
不消:不停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春色来临之迅速和生机勃发的景象。"春色东来不待招"表明春天到来的速度快如风,似乎并不需要人为招摇。"烟光已过洛阳桥"则是描绘春日暖阳之下,薄雾散去,洛阳城桥上已呈现出迷人的春意。

"如何解尽人间冻"一句,是诗人对冬日严寒的感慨和对春天来临的渴望。这里的“冻”指的是冰冻,象征着冬季的严寒和万物的静寂。而"鬓畔霜华转不消"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即便春意盎然,但头发边缘的霜花——即白发周围的霜雪——依旧未褪去的情形。这既是对自然界中春夏更替之美景的细腻描绘,也隐喻着岁月流转,人生易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宋代词风之细腻与含蓄。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八哀篇·其六黄山人姬水

淳父负奇癖,形骸更土木。

伤时伯鸾噫,感遇嗣宗哭。

呕心一锦囊,瑰丽时自足。

霏霏吐屑金,宛宛成叶玉。

岂不悟千秋,眼底怨局促。

(0)

古乐府六解寿王夫人

夫婿宦东方,千骑最上头。

夫婿归去来,素封千户侯。

夫婿称邦君,夫人君夫人。

内政肃不嚣,外政始如神。

夫婿工治经,夫人工治生。

为德于永嘉,争先仁义声。

有子读父书,有妇代姑职。

有孙复娟娟,美于双白璧。

有橘大于斗,有桃大于升。

二八更递侍,鼓簧复吹笙。

三十帔已霞,五十鬓未秋。

主夸百年案,客夸万年酬。

(0)

平城歌·其一

汉使来,胡马死。汉使归,死马起。生何致致汉天子。

(0)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其一

层层楼阁俯京畿,一带清溪白鸟飞。

直北长城千万堞,江山如此美人稀。

(0)

题屈处诚雪竹

萧萧云物满堂寒,屈老风神向笔端。

带雪琅玕三百个,蒋家径里见袁安。

(0)

漫兴二首·其二

帘纹青窣地,桥影碧涵波。

江馆腾腾路,渔郎款款歌。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