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细雨轻风采药时,褰帘隐几更何为。

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

多罪静思如剉檗,赦书才听似含饴。

谢公制胜常闲暇,愿接西州敌手棋。

(0)
注释
细雨:形容小雨。
轻风:微风。
采药:采摘草药。
褰帘:掀起帘子。
隐几:倚着几案。
泽畔:水边。
纫兰客:指有高尚节操的人,这里比喻屈原。
角黍期:粽子聚会,端午节习俗。
多罪:许多过错。
静思:深思反省。
剉檗:比喻艰难困苦。
赦书:皇帝的大赦令。
含饴:含着糖,比喻喜悦。
谢公:指谢安,历史上以从容应对战事著名。
制胜:取得胜利。
闲暇:空闲时间。
西州: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对弈之地。
敌手棋:对手的棋局,也可理解为棋逢对手。
翻译
细雨中轻轻采药的时刻,掀开帘子倚着几案又为何事。
谁知在水边结草为佩的高洁之士,特意赶来参加城中的粽子聚会。
在静心反思自己的诸多过失时,如同锉木般痛苦,听到大赦的消息却仿佛含着糖。
像谢公那样从容制胜,常常在闲暇之时,希望能与西州的对手切磋棋艺。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和诗,表达了对友人萧郎中的思念与邀约。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细雨轻风采药时”、“褰帘隐几更何为”,营造出一种静谧闲适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悠闲生活和对自然美好的感受。

“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这两句表达了友人萧郎中的到访与相约。这里的“泽畔”指的是水边的地方,“纫兰客”则是指远道而来的朋友,而“角黍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时间或约会。

“多罪静思如剉檗,赦书才听似含饴。”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多罪”暗示着诗人可能有所自责或者感慨,而“静思如剉檗”则是形容深沉的思考。接着的“赦书才听似含饴”则像是对某种宽恕或理解的期待,或者是在等待着外界的关怀。

最后,“谢公制胜常闲暇,愿接西州敌手棋。”这两句诗人提到了谢公,即历史上的名将谢安,与其下棋的雅兴。这里“制胜”意味着高超的棋艺,而“常闲暇”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然自得生活状态的向往。最后,“愿接西州敌手棋”则是一种邀请,希望能够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雅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意象构筑,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宝林塔再成示诸僧

禅家自利利他人,宝塔焚如复鼎新。

扫地便高三百尺,只应澄观是前身。

(0)

寄梓州才

锦城匝地清风起,为得梓州书一纸。

莫问分符隔两川,水月东西共千里。

(0)

过鄱阳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其二

内阁朝廷号正臣,朅来江外拥朱轮。

危樯西喜洪都近,谏省当时旧主人。

(0)

哭康守赵师旦

五月炎方祲气浮,贼锋残忍入康州。

肯抛孤垒偷生去,誓禦群蛮竟死休。

没世不名贤者耻,长年为辱古人羞。

嗟嗟潜叔今何恨,愤血忠魂劲草秋。

(0)

次韵台州姚舜谐见赠二首·其二

过婺游台又倦勤,路旁驰看两州民。

也知胜处青山旧,自恨来迟白发新。

暂憩瀛宫求道侣,载瞻方广想仁邻。

贰车章句犹怜我,为是云泉无事人。

(0)

酬孔宪将还

待月登高悉后时,还辕今喜近郊岐。

再圆光彩蟾升汉,未谢馨香菊满篱。

乘暇寻山应有得,许陪观海不知谁。

感君按辔澄清外,遗我琼瑶两首诗。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