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皇统,天地洽清宁。熙帝载,建民极,百度推明。
崇讲肄、博考儒经。游豫腾谣诵,星跸天行。
留绀宇、顺拜金庭。兆庶动欢声。
灵心上达,卿云成盖,祥风袭物,瑞日耀圜清。
列圣孝德被寰瀛。就阳位协吉,周正俨簪缨。
交对越群灵。皇威赫奕盛仪成。徽册受鸿名。
鸡竿肆赦,鸳行均庆,翾飞浸泽,期万保升平。
承皇统,天地洽清宁。熙帝载,建民极,百度推明。
崇讲肄、博考儒经。游豫腾谣诵,星跸天行。
留绀宇、顺拜金庭。兆庶动欢声。
灵心上达,卿云成盖,祥风袭物,瑞日耀圜清。
列圣孝德被寰瀛。就阳位协吉,周正俨簪缨。
交对越群灵。皇威赫奕盛仪成。徽册受鸿名。
鸡竿肆赦,鸳行均庆,翾飞浸泽,期万保升平。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典礼,气氛庄严而隆重。开篇“承皇统,天地洽清宁”表明了举行仪式的背景,是在一个承继皇权、天地和谐宁静的时刻。紧接着,“熙帝载,建民极,百度推明”则强调了帝王的智慧与恩泽,广泛传播于民间。
诗中“崇讲肄、博考儒经”显示出对古代圣贤之学的尊崇和深入研究,而“游豫腾谣诵,星跸天行”则描绘了祭祀时的情景,祭司们朗诵经文,仿佛星辰般穿梭于天际。祭祀中的人们也表现出了对神灵的尊敬与期待:“留绀宇、顺拜金庭”。
“兆庶动欢声”可能是指仪式上的乐队奏响,带来欢快的声音。而“灵心上达,卿云成盖,祥风袭物,瑞日耀圜清”则表明了祭祀的成功与吉祥之气充盈于天地之间。
接下来的“列圣孝德被寰瀛。就阳位协吉,周正俨簪缨。交对越群灵”可能是在赞颂历代帝王的孝道和他们在祭祀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仪式上的秩序与神灵之间的交流。
“皇威赫奕盛仪成。徽册受鸿名。”则是对帝王权威的颂扬,及其接受天命的象征。而最后,“鸡竿肆赦,鸳行均庆,翾飞浸泽,期万保升平”则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和对帝王权威的颂扬,展现了一幅古代中国盛大祭典的壮观图景。
老子昔去周,函谷度青牛。
关尹攀紫气,道德衍千秋。
翻然忽思游人间,李树复指雍之邱。
雍邱优游七十载,笑把一筹添沧海。
鸾停鹄峙何矍铄,青鬓朱颜常不改。
有子腰金侍紫宸,汝作纳言帝命新。
事业方辉伊陟谱,奉诏归欢未老人。
献罢纶綍舞莱服,筵列松乔洛社宾。
南山献颂当此时,青鸟正栖灵长椿。
椿年绵邈梅作友,椿庭蓊郁槐当牖。
和羹若作须梅实,食报咸知种槐叟。
肆余栎材何足论,生平窃幸登龙门。
燕山聊寄灵椿颂,颂君世泽满乾坤。
太史岁岁奏国瑞,老人一星光晨昏。
平生耽幽赏,所在恣冥讨。
偶来此山中,悠然畅怀抱。
怪石高插云,直欲凌苍昊。
霏微小雨来,空濛山益好。
乍看瀑布飞,忽疑天河倒。
香雾散新花,锦兰藉细草。
层岩转深壑,蓊翳悉难考。
古来观空人,往往志蓬岛。
求之不可得,徒尔滋烦懆。
咄咄今日游,顿令俗肠扫。
应接自不暇,何必山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