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大忠祠》
《厓山大忠祠》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古风

宋亡本无罪,元入曾何功。

所以志士怀,千载犹忡忡。

海涯一片石,镵纪宋运终。

当时二三子,戮力抱遗弓。

事以人力竞,敢谓天眼矇。

天眼终自瞭,天水流无穷。

南来合尊子,又坐穹庐宫。

反覆复宛转,昭晰亦冥蒙。

君子惟尽巳,天人任违从。

海阳屹孤庙,春秋祀大忠。

遗民一掬泪,远酒烟涛中。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厓山大忠祠》,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厓山战役中宋朝忠臣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宋亡本无罪,元入曾何功”,开篇即点明了宋朝灭亡并非其咎,而元朝的入侵则并无功绩可言。接着,“所以志士怀,千载犹忡忡”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忠臣们深深的怀念和忧虑,即便千年之后,这种情感依然强烈。

“海涯一片石,镵纪宋运终”描绘了一块刻着宋朝命运终结的海边石头,象征着历史的见证。接下来,“当时二三子,戮力抱遗弓”描述了在厓山战役中,宋朝的几位忠臣为了国家不惜牺牲,共同抵御外敌的情景。

“事以人力竞,敢谓天眼矇”表明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认为事情的结果是由人的努力决定的,而不是天意所能遮蔽的。随后,“天眼终自瞭,天水流无穷”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公正性和时间的流逝。

“南来合尊子,又坐穹庐宫”可能是指宋朝忠臣们的后裔或追随者继续在南方生活,最终也成为了元朝统治下的臣民。接下来的“反覆复宛转,昭晰亦冥蒙”表达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也暗示了忠臣们精神的延续和影响。

最后,“君子惟尽巳,天人任违从”强调了个人应尽己所能,至于天意和人事,则顺其自然。这体现了作者对道德和责任的坚持,以及对命运的淡然态度。

“海阳屹孤庙,春秋祀大忠”描绘了在海阳有一座孤零零的庙宇,每年春秋两季都会祭祀这些伟大的忠臣。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忠义精神的传承。

“遗民一掬泪,远酒烟涛中”表达了对过去忠臣们牺牲的哀悼,以及对后代子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记住这段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忠诚与勇敢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忠臣精神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忠诚、勇敢品质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和赋千叶桃花二首

驺玉团香移宝绡,凌风浥露势惊飘。
从教不结千年实,且看尊前一味娇。

(0)

和谹父问讯吉父

北园依梵庋,东郭据梧桐。
鹤并千年骨,诗传一祖风。
有愁添鬓白,无药驻颜红。
台上秋期句,思君类渴虹。

(0)

和江如晦

萧寺姑分一日光,人生同调稳相当。
空斋夜语规前哲,带酒论文恐老狂。
三献三休真琬琰,一前一却笑螳螂。
君家江左才名旧,会向长涂一振骧。

(0)

和鲁谹父简吉父伯南坡

柳径桃蹊草色新,一年春半又侵寻。
无情燕子疑巢冷。
多怒鸣蛙互目禁。
满眼为花留色艳,转头遗我是清阴。
莫愁艇子芙蓉楫,且听拿音作好音。

(0)

和曾谹父雨中诗

往年茅屋水,痕过一由旬。
人论主宜夏,心惊已畏春。
花光如劝酒,山色独谈真。
补拙供吟课,聊开一笑频。

(0)

和曾谹父中秋前六日二诗

怪底暑风浅,明珠照府寒。
铺张平地锦,峻激急流滩。
吟风千篇过,更移一字难。
少留明艳句,拂拭菊花间。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