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永兴通判薛虞部》
《送永兴通判薛虞部》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灰宫盗玉秦楼空,南山不老天无穷。

藓碑剥烂少文字,雨耕拾宝牛蹄中。

其旁筑城聚貔虎,黄土岌嶪如削铜。

西州吏人气吐虹,摧鳞敛角听相公。

少年别乘勤尔躬,幕府甚盛琼瑶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ǒngxīngtōngpànxuē
sòng / méiyáochén

huīgōngdàoqínlóukōngnánshānlǎotiānqióng

xiǎnbēibāolànshǎowéngēngshíbǎoniúzhōng

pángzhùchénghuángxiāotóng

西zhōurénhóngcuīlínliǎnjiǎotīngxiānggōng

shǎoniánbiéchéngqíněrgōngshènshèngqióngyáocó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永兴通判薛虞部》,描绘了一幅秦楼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卷。首句“灰宫盗玉秦楼空”以历史典故开篇,暗示了昔日宫殿的繁华已逝,只剩下残垣断壁。“南山不老天无穷”则借南山的永恒来反衬人事的变迁,表达对友人薛虞部任职永兴的祝愿,希望他能像南山一样长久。

接下来,“藓碑剥烂少文字”描绘了岁月侵蚀下的碑文,象征着历史的模糊与沧桑。“雨耕拾宝牛蹄中”则富有想象力,将寻常的农耕场景赋予神秘色彩,暗示薛虞部将在新的任地发现珍贵的东西。

“其旁筑城聚貔貅”中的“貔貅”是猛兽,比喻勇猛的士兵,形象地展现了当地军事力量。“黄土岌嶪如削铜”运用比喻,形容山势险峻,如同削成的铜器,显示出永兴之地的雄壮。

“西州吏人气吐虹”进一步渲染了地方官吏的威严,而“摧鳞敛角听相公”则表达了下属对薛虞部的敬畏和服从。“少年别乘勤尔躬”赞美了薛虞部年轻有为,勤勉尽职。“幕府甚盛琼瑶丛”以瑰丽的比喻赞美幕僚人才济济,犹如美玉聚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薛虞部任职前景的期待,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诗歌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三忆效香奁体·其三

梨园乐府羡才名,传得庞师指下声。

忆得小轩明月夜,倚床微醉听鸣筝。

(0)

支硎山十二咏·其三石室

寒逼禅僧定,凉醒醉客眠。

户枢从不蠹,岁月任推迁。

(0)

柳枝词五首·其三

驿路溪桥野店傍,几株摇曳复遮藏。

年来频为行人折,无复柔条似旧长。

(0)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其五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

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

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

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0)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其二

病怀久与世相违,疏乞归田诏许归。

辞阙犹沾光禄酒,束装还有尚方衣。

两京水陆寻征路,三晋山河想旧扉。

金马玉堂回首处,青霄唯见五云飞。

(0)

戏作游仙·其三

银屏金屋瑶作台,化人宫殿中天开。

东见蓬莱水清浅,西去几复青鸟来。

云锦之裳文五色,倬彼云汉凌昭回。

下视九域一毫芒,何异蠛蠓飞尘垓。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