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仁所贶睹物思人斐然成诗》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仁所贶睹物思人斐然成诗》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

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

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

赖此斋中物,时如见故人。

(0)
注释
筇杖:竹杖。
久:时间长。
貂褥:用貂皮做的褥子。
展:展开。
新:崭新。
渐染:逐渐沾染。
岷山:位于四川西部的山脉。
雪:雪山的雪。
京国:京都,这里指京城。
尘:尘土。
危扶:艰难地扶持。
醉归路:喝醉后的归途。
稳称:非常合适。
病来身:病弱的身体。
赖此:依赖这些。
斋中物:斋室中的物品。
时如:时常像。
故人:老朋友。
翻译
筇杖已经伴随我很久,貂皮褥子铺开还崭新。
渐渐沾染了岷山的雪色,拂去京城的尘埃。
在危险中支撑着醉酒归途,稳稳适合病弱之躯。
靠着这斋室中的物品,时常感觉如同见到老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表明了诗人长期携带着竹杖,并且珍视那件貂皮袄子,这些物品都是他平日游园时的伴侣,显得格外珍贵。

接着,“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写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状态能像岷山之雪那样纯洁,并且摆脱世俗的污浊。这里的“岷山雪”象征着高洁和清净,而“京国尘”则代表了红尘俗世的繁杂与污秽。

在“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中,诗人描绘了一种微醺中带来的不适,以及对身体健康的担忧。这种描述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内心的某种不安。

最后,“赖此斋中物,时如见故人”表达了诗人通过这些平日携带的物品来唤起对朋友的思念,就像真实地与之相聚一样。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通过物品来寄托情感的行为。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细节的观察,也流露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湖居无事日课小诗·其一

春湖潮满入青天,浪拍东风打钓船。

人在空濛飞絮里,鸟啼红白乱花前。

(0)

五月六日湖上晚归初见荷二绝·其二

毵毵烟柳谁家树,拍拍西湖尽日风。

和靖宅边山雨急,苏公堤下藕花红。

(0)

夜访伯远偶题长句

夜携桃竹上山枝,来叩徐侯种菊篱。

怜我风霜犹短褐,喜君人物是长离。

酣歌强对老来酒,忍泪重听乱后诗。

一笑相逢真我辈,此情慎勿遣儿知。

(0)

立春日雨中三绝·其三

春光先已到谁家,风里钗头小燕斜。

只有幽人了无事,卧看疏雨湿梅花。

(0)

收伯尹三衢书

近有南州使,双持赤鲤鱼。

花时孤客泪,乱后故人书。

一别真如许,三年少定居。

时危消息好,老去莫情疏。

(0)

送詹伯尹赴三衢酒官

东观谁临未见书,起居君不解何如。

懒从瓜陇耕春雨,聊听糟床滴夜渠。

满世棘荆浑未定,白头书尺莫全疏。

官曹有禄仍无事,看着斑衣从版舆。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