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
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
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
赖此斋中物,时如见故人。
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
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
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
赖此斋中物,时如见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表明了诗人长期携带着竹杖,并且珍视那件貂皮袄子,这些物品都是他平日游园时的伴侣,显得格外珍贵。
接着,“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写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状态能像岷山之雪那样纯洁,并且摆脱世俗的污浊。这里的“岷山雪”象征着高洁和清净,而“京国尘”则代表了红尘俗世的繁杂与污秽。
在“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中,诗人描绘了一种微醺中带来的不适,以及对身体健康的担忧。这种描述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内心的某种不安。
最后,“赖此斋中物,时如见故人”表达了诗人通过这些平日携带的物品来唤起对朋友的思念,就像真实地与之相聚一样。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通过物品来寄托情感的行为。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细节的观察,也流露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夜携桃竹上山枝,来叩徐侯种菊篱。
怜我风霜犹短褐,喜君人物是长离。
酣歌强对老来酒,忍泪重听乱后诗。
一笑相逢真我辈,此情慎勿遣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