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元不解衣裳,夜倚危樯歌慨慷。
巳惯羸躯常食少,从教短发尚心长。
海能尽月空无水,潮定期风飒有铓。
不为督师经远涉,何由此地玩清光。
军中元不解衣裳,夜倚危樯歌慨慷。
巳惯羸躯常食少,从教短发尚心长。
海能尽月空无水,潮定期风飒有铓。
不为督师经远涉,何由此地玩清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人在夜晚倚靠船桅,面对明月抒发内心情感的情景。诗中的“军中元不解衣裳”暗示了军人的忙碌与艰苦,“夜倚危樯歌慨慷”则展现了军人在夜晚的自由与豪情。接下来的“巳惯羸躯常食少”,揭示了军人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但“从教短发尚心长”又表达了军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海能尽月空无水,潮定期风飒有铓”这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海潮的规律性与月光的空灵形成对比,象征着军人内心的坚定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不为督师经远涉,何由此地玩清光”表达了诗人并非为了某种使命而来到此地,而是出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军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艰苦环境的描述,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东风飘乱花,鸣鸟声不谐。
弱妻方倚窗,为儿制袜鞋。
停针忽低叹,凝坐如有怀。
自言数日来,终觉心绪乖。
百绪无一欢,中已伤于哀。
欲知哀浅深,妾骨同秋柴。
妾颜在镜中,镜色昏疑霾。
妾影在壁间,顾之生郎猜。
为问今何时,春去当不回。
但视春不回,妾已肝肠摧。
南风绝飞鸟,我马随风鸣。
惊沙敝亭堠,浩然千里行。
入门别妻孥,出门别友生。
徘徊复徘徊,一念千回萦。
晓望居庸塞,夜梦长安城。
长安一轮月,万古中天明。
我行指三五,三五阙复盈。
丈夫各有志,羞慕儿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