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干旄》
《干旄》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ānmáo
xiānqín / shījīng

jiéjiégānmáozàijùnzhījiāo
zhīliángzhī

shūzhězhī

jiéjiégān[1],zàijùnzhīdōu
zhīliángzhī

shūzhězhī

jiéjiégānjīngzàijùnzhīchéng
zhùzhīliángliùzhī

shūzhěgàozhī

注释
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干旄: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
干,通“竿”“杆”。
旄,同“牦”,牦牛尾。
浚: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素丝:白丝,一说束帛。
纰:连缀,束丝之法。
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良马四之:这里指四匹马为聘礼。
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彼:那。
姝:美好。
一说顺从貌。
子:贤者。
畀:给,予。
孑孑:旗帜高举的样子。
旟: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
下邑,近城。
组:编织,束丝之法。
予:给予。
旌:旗的一种。
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
一说厚积之状。
告:作名词用,忠言也。
一说同“予”。
注释2

①孑孑:特出之貌。指旗显眼,高挂干上。干旄(音毛mao):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干通竿、杆。浚:地名。 旄,同“牦”,牦牛尾。

②纰(音皮pi):连缀。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③姝(音书shu):美好。畀(音必bi):给,予。

④旟(音于yu):画有鸟隼的旗。 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毛传“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⑤组:编织。

⑥旌(音京jing):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⑦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

⑧告(音谷gu):作名词用,忠言也。一说告同予。

翻译
牛尾之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邑郊。素丝束束理分明,良马四匹礼不轻。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敬?
鹰纹大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近郊。束帛层层堆得好,良马五匹选得妙。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报?
鸟羽旗帜高高飘,人马来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顺的贤士,有何良策来回报?
译文

高扬旗帜垂牦尾,驾车郊外行如飞。白色丝线镶旗边,好马四匹后相随。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送给?高扬旗上画鸟隼,驾车已经在近城。白色丝线织旗上,好马五匹后面跟。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相赠?高扬旗上垂鸟羽,驾车已经到城区。白色丝线缝旗上,好马六匹后驰驱。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诉与?

赏析

此诗写一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车马隆隆,旗帜飘扬。接下来是对旗帜和车马的特写:旄是“素丝纰之”,用素丝织的流苏镶在旗帜的边上,可见其色彩鲜明及飘扬姿态;马是“良马四之”,四匹高头大马驾车而行,十分气派,意气风发。

第二、三章意思相近,但比第一章旗帜越来越漂亮,距离浚邑越来越近,车马排场越来越盛。而离目的地越近,其情越怯。

此诗全用赋体,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但完全重复的句子仅“彼姝者子”一句,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诗中的重要性。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西方美人’,亦称圣王,则称贤以姝,亦无所疑。”持“美好善说”的毛诗说以为“姝者”是卫国好美善的大夫,持“访贤说”的朱熹则以为“姝者”是卫国的贤人,但他们都认为“之”指代的是卫大夫。毛诗说以“之”为“贤者乐告以善道”(《毛诗序》)的对象,朱熹以“之”为“答其礼意之勤”(《诗集传》)的对象。“之”指代的应是上文的“彼姝者子”,若取“访贤说”,那“之”必然是指被访的贤人。“何以畀(予,告)之”,正是访贤大夫心中所想的问题:将赠送他们什么东西以示礼敬?将告诉他们哪些事需要请教?

关于诗中是“四之”“五之”“六之”,《毛传》解为“御四马也”“骖马五辔”“四马六辔”,认为“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是说大夫驾车建旌旄而行。对此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服马四辔皆在手,两骖马内辔纳于觖,故四马皆言六辔,经未有言五辔者。”又引孔广森语曰:“四之、五之、六之,不当以辔为解,乃谓聘贤者用马为礼。三章转益,见其多庶。《觐礼》曰:‘匹马卓上,九马随之。’《春秋左传》曰:‘王赐虢公、晋侯马三匹。’‘楚公子弃疾见郑子皮以马六匹。’是以马者不必成双,故或五或六矣。”

从诗艺上说,“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由远而近,“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由少而多,章法是很严谨的,而“何以畀之”“何以予之”“何以告之”用疑问句代陈述句,摇曳生姿。如果按“访贤说”,那么此诗反映访贤大夫求贤若渴的心理可谓妙笔生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族或君主在准备外出狩猎时的情景。每四句一组,分别描述了三次不同的场合:郊野、都市和城堡。诗中的“孑孑干旄”、“孑孑干旟”、“孑孑干旌”都是形容旗帜飘扬的样子,而“素丝纰之”、“素丝组之”、“素丝祝之”则是形容用白色丝线装饰马匹。每一段最后,都提问“彼姝者子,何以畀(予、告)之”,质疑为何要赐给或告知这些精美的准备工作给那位美丽的女子。

诗歌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以及反复提出的问题,展现了古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礼仪,同时也隐含着对权力和财富分配的质疑。整体风格庄重而优雅,展示了先秦时期诗歌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后庭花

银云栉栉明,摇殿玉壶传箭。

羊车梦逐箫声远,桂宫宵晏。

舞鸾钿匣啼,妆泫翠衾罗扇。

题红莫诉秋风怨,忍教人见。

(0)

出城

束带供人事,扶藜强病身。

诛求非上意,盗贼本良民。

湿翠山藏雨,轻黄柳带春。

小儿随白首,行坐各沾巾。

(0)

暑蒸物盛

殿础氤氲紫气生,石泉漉漉似流行。

山蒸海涌薰风节,万物依时得遂亨。

(0)

雨后晴云赓马懿韵

万叠晴云起远峰,举头极目见天中。

江山如□民安乐,溽暑蒸曲秋不空。

(0)

怪木竹石图

大星堕地光如日,一夜海风吹作石。

精卫魂惊不敢窥,留待娲皇补天极。

石傍老树枯槎枒,古藤屈曲悬脩蛇。

鹧鸪踏翻黄竹叶,翡翠啄破苍苔花。

千年丑怪何人识,老刚胸次真奇特。

兴来掀倒墨池波,鬼迹神踪不能匿。

生绡飒飒摇秋飔,古色惨淡寒无姿。

天吴拔断蛟龙尾,月露洗出珊瑚枝。

张公好古耽清赏,狂客题诗真技痒。

冥驱万象入毫端,便觉箫韶画中响。

琅玕有实石可栖,赤霄灵翮来何迟。

按图为君三叹息,碧雨打门风捲席。

(0)

江堤晚眺

江堤聊上适离情,葭菼无穷一望平。

远树天边归鸟没,孤村雨外夕阳明。

海门帆过冲秋色,沙浦潮来作怒声。

伫立南云重回首,依微尚见晋陵城。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