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閒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閒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此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图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开篇“菱歌清唱棹舟回”一句,以轻快的船夫歌声作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树里南湖似鉴开”则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湖面比作明镜,不仅突出了湖水的清澈,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深远。
诗中间两句“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以及山谷间小溪蜿蜒而出的幽静。这里,“低落日”表达了一天之际渐入暮色的感慨,而“出溪路细长新苔”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长变化的观察和欣赏。
接着,“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閒好独来”,揭示了乡村生活的淡泊与简朴,同时反映出作为太守的诗人,在空闲时光喜欢独自前来此处享受这份宁静。这种情感表达也隐含着诗人对权贵生活的某种厌倦和逃避。
最后两句“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则流露出诗人的乡愁与文学追求。在这里,“犹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而“至今惆怅独书台”则展现了诗人在寂寞中寻找灵感,通过写作来抒发情感和回忆往事。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透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脱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