薝卜香中,贝多林下。
赋神女、楚客风流,咏白雪、谢娘萧洒。
爱芳丛、过雨花肥,小院开乍。
绝似小乔初嫁,文君新寡。
沾泥絮、杨柳绵轻,覆苔藓、芭蕉叶大。
和来禽、一幅禅心,舜举曾画。
薝卜香中,贝多林下。
赋神女、楚客风流,咏白雪、谢娘萧洒。
爱芳丛、过雨花肥,小院开乍。
绝似小乔初嫁,文君新寡。
沾泥絮、杨柳绵轻,覆苔藓、芭蕉叶大。
和来禽、一幅禅心,舜举曾画。
此诗《两同心》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其内容深邃,意境高远,以花木为喻,抒发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薝卜香中,贝多林下",起句即以薝卜之香与贝多之林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薝卜,佛教中的圣洁之花,象征着纯净与超脱;贝多林,则可能暗指贝多芬的音乐,寓意着心灵的共鸣与深刻的情感体验。
"赋神女、楚客风流,咏白雪、谢娘萧洒",通过引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神女与楚客,代表了浪漫的爱情故事;白雪与谢娘,则是纯洁与优雅的象征。这些意象共同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情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爱情的憧憬与赞美。
"爱芳丛、过雨花肥,小院开乍",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花丛的生机勃勃,以及小院中花儿绽放的瞬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生命与爱情的珍视。
"绝似小乔初嫁,文君新寡",这里运用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小乔初嫁与文君新寡分别代表了婚姻的喜悦与哀愁,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与婚姻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
"沾泥絮、杨柳绵轻,覆苔藓、芭蕉叶大",这一段以杨柳絮的轻盈与芭蕉叶的大气,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细腻与广阔。
"和来禽、一幅禅心,舜举曾画",最后两句以“和来禽”(一种水果)与“一幅禅心”相联,寓意着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舜举曾画”则可能是指古代画家舜举的作品,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与内心世界的关联。
整体而言,《两同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情感的深刻感悟与追求,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入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