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识昙公,至蜀识才公。
弥天宣书记,晚乃得从容。
是家固多贤,天遣慰我穷。
初秋夏末时,衲子各西东。
子独惜此别,共语夜烛红。
怪我耐逆境,万事一笑空。
子顾知我否,视身如枯蓬。
枯蓬未变灭,姑当付之风。
家世无高年,我今六十翁。
俯仰几时客,结束已匆匆。
那将须臾景,更受忧患攻。
愿言早来归,相就煮晚菘。
在吴识昙公,至蜀识才公。
弥天宣书记,晚乃得从容。
是家固多贤,天遣慰我穷。
初秋夏末时,衲子各西东。
子独惜此别,共语夜烛红。
怪我耐逆境,万事一笑空。
子顾知我否,视身如枯蓬。
枯蓬未变灭,姑当付之风。
家世无高年,我今六十翁。
俯仰几时客,结束已匆匆。
那将须臾景,更受忧患攻。
愿言早来归,相就煮晚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两位朋友昙公和才公的深深敬意,他们在不同的地方相识,昙公以书记之职闻名,而才公则以其才学著称。诗人感慨他们虽然分隔两地,但彼此间的友情深厚,尤其是昙公在艰难时期给予的安慰。
诗人提到家中本就多有贤人,上天仿佛特意派遣昙公来慰藉他的困苦。他与昙公的分别在初秋夏末之际,衲子们各自东西,而昙公对此尤为感伤,他们在烛光下长谈,昙公惊讶于诗人的坚韧,面对逆境能以笑置之。
诗人自比为一株枯蓬,虽暂时未遭毁灭,但仍任凭风的摆布。他感叹家族中没有长寿之人,自己已届六十,人生短暂,行将结束。他不愿再承受更多的忧虑和困扰,希望早日回归,与友人共享晚年宁静,煮食晚菘(一种蔬菜),寓意平淡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展现出陆游豁达的人生态度。
长乐坡前一杯酒,郑重行人结杨柳。
可怜杨柳千万枝,看看尽入行人手。
轻烟细雨绿相和,恼乱春风态度多。
路人爱是风流树,无奈朝攀暮折何?
朝攀暮折何时了,不道行人暗中老。
素衣今日洛阳尘,白发朝朝塞城草。
柳色年年岁岁青,关人何事管离情。
春风谁向丁宁道,折断长条莫再生。
娃儿十八娇可怜,亭亭袅袅春风前。
天上仙人玉为骨,人间画工画不出。
小小油壁车,轧轧出东华。
金缕盘双带,云裾踏雁沙。
一片朝云不成雨,被风吹去落谁家?
少年岂无恩泽侯,金鞍绣帽亦风流。
不然典取鹔鹴裘,四壁相如堪白头。
金谷楼台悄无主,燕子不来花著雨。
只知环佩作离声,谁向琵琶得私语。
无情鸂鶒翡翠儿,有情蜂雄蛱蝶雌。
劝君满酌金屈卮,明日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