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岩寺窅而深,半是香花半竹林。
赤剧有君当不俗,白沙许我最知音。
禅参玉版空尘虑,梦入瑶篸惬素心。
老衲怜渠风韵好,常教作笛效龙吟。
虎山岩寺窅而深,半是香花半竹林。
赤剧有君当不俗,白沙许我最知音。
禅参玉版空尘虑,梦入瑶篸惬素心。
老衲怜渠风韵好,常教作笛效龙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虎山岩寺中聆听竹声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首联“虎山岩寺窅而深,半是香花半竹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寺庙幽静深远的环境,香花与竹林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颔联“赤剧有君当不俗,白沙许我最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认为竹子如同君子一般高洁不俗,而自己则找到了竹子作为最懂他的知音,情感真挚而深刻。
颈联“禅参玉版空尘虑,梦入瑶篸惬素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参禅悟道,心灵得以净化,仿佛进入了梦境般与竹子的纯洁心灵相契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尾联“老衲怜渠风韵好,常教作笛效龙吟”则以老僧对竹子的喜爱和赞赏,以及竹子被比作能发出龙吟般美妙声音的笛子,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在诗人眼中的艺术价值和精神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山岩寺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竹子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同时也蕴含着对禅宗智慧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鸡鸣山翠郁嵯峨,得一龙门便已多。
平子两都仍赋草,曲江千载更贤科。
春风拂坐堪余主,秋水浮槎柰尔何。
若向翘材馆中问,扫厅丞相待谁过。
以禅呼石,石不点头。指石为禅,禅笑不休。
禅亦强名,况石赘疣。石在汝臆,滞汝西游。
曷不椎碎,置之东流。自在无碍,荡荡悠悠。
汝既坚顽,如石水投。取指譬月,求剑刻舟。
石言则妖,我何哓哓。飞霰洪垆,才点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