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某某两君旧主人招之相继北去》
《某某两君旧主人招之相继北去》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无奈长安道路为,两年两度去相知。

留连旧醴东家在,怅望佳期北斗移。

邵伯仓蚊连夜鸭,河间红树早秋梨。

当年我亦经行此,渴后如拳马上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徐渭在明朝时期,两次前往长安的经历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无奈长安道路为,两年两度去相知”,开篇即道出诗人对长安路途的无奈与频繁造访的无奈之情。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去追寻梦想与机遇,而诗人却不得不两次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颔联“留连旧醴东家在,怅望佳期北斗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忆起在长安东边的老友之家,心中满是留恋与不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佳期已逝,北斗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流转。

颈联“邵伯仓蚊连夜鸭,河间红树早秋梨”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邵伯仓的蚊子在夜晚嗡嗡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孤独;河间的红树上挂满了早熟的秋梨,既美丽又略显凄清。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尾联“当年我亦经行此,渴后如拳马上提”将思绪拉回过去,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年也曾在这条路上奔波,经历了长途跋涉后的干渴,如同紧握拳头般地提着水壶。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疲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记忆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路途的描述、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徐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经历与普遍的人类情感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邃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闻亦非隐天目

天目中峰变,晴岚万壑阴。

马嘶荒草断,人宿暮云深。

何日乘潮上,别峰清欲临。

遥知携手处,应尽故园心。

(0)

负薪

冬月不积薪,春来雨淋漓。

新木烟熢熢,犹胜无薪炊。

三旬闭岩谷,日出仍稀微。

人力向青林,候化宜先时。

荷笠行云中,脚下从水泥。

错过讵复忆,迄今且奚为。

斧落木自折,缚株不去枝。

四顾志欲满,横千随人归。

一回忙里得,寒暑宁再违。

(0)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一冬风不劲,豫料春寒凓。

气序有盈亏,但以往岁则。

新谷止初夏,旧絮尚一袭。

人事可先谋,尽力一百日。

过此何必知,且勿计得失。

世人解穷愁,多赖杯中物。

我意不如此,百情当自抑。

假使卒然至,有酒饮不及。

试问华亭鹤,何不蚤种秫。

(0)

伏虎罔

伏虎岩前早已降,献花猿鸟不相妨。

锡飞响应空山谷,月映寒潭彻底光。

(0)

长春庵与黄逢永彭仲垣黄虞六诸君子宴集分得酣字

相见不和南,招携惯两三。

天衣铺坐对,人影入池涵。

野望馀楼阁,林声静笑谈。

晚虹低更渴,应羡饮方酣。

(0)

示钧儿

又是清和候,梅黄细雨天。

流光人竞惜,向学汝须专。

美质尤难恃,虚名亦枉然。

能酬题柱志,始见马卿贤。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