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事业已崔嵬,直到尼翁又复开。
鲁论编成悲凤去,春秋著就泣麟来。
东山在望隐犹见,泗水流长逝不回。
莫负吾师提命意,圣凡歧路始投胎。
唐虞事业已崔嵬,直到尼翁又复开。
鲁论编成悲凤去,春秋著就泣麟来。
东山在望隐犹见,泗水流长逝不回。
莫负吾师提命意,圣凡歧路始投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士淳所作的《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中的第十首。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与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唐虞事业已崔嵬,直到尼翁又复开”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功业的崇敬,同时也暗示了后世仍有能人志士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前人的伟业。接着,“鲁论编成悲凤去,春秋著就泣麟来”两句,借用《论语》和《春秋》这两部经典著作的完成,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怀念与哀思,同时也暗含着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东山在望隐犹见,泗水流长逝不回”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最后,“莫负吾师提命意,圣凡歧路始投胎”一句,既是对老师的教诲的铭记,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抉择,强调了把握当下、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深邃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与子十年同把酒,贫贱未能离陇亩。
今年依旧对黄花,会意何由笑开口。
老来钟爱有三儿,迩岁从师得吾友。
祝螟方拟为蠃飞,舐犊俄惊作牛吼。
幼儿已作一觉梦,大匠徒施两年手。
乙子沉痾赖营牧,再生岂止由南斗。
嗟予屯厄世所弃,急难谁肯相先后。
论交最喜子善终,报德深惭我无有。
犹怜甲乙二孺子,莫景于渠意加厚。
烦君为我严诲之,毋惜鞭笞九十九。
高台百尺凌云碧,维舟夜久霜月白。
瘿木窣窣摇枯藤,寒濑潺潺落苍石。
先生退隐知几年,汉家钟鼎徒凌烟。
高风千古磨不尽,山水照映长明鲜。
我来俯仰惭羁旅,冲寒愁怕玄冬暮。
此身不负白鸥盟,暂此迟留亦何预。
起来搔首江茫茫,孤篷却逐雁随阳。
人生游行岂易得,惟有此夕难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