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塞鸿濛,万秀争一雨。
杳冥阴阳中,青苍割吴楚。
长飙吹玄云,散此鸦外缕。
村偏行人稀,草木接太古。
酣叶摇天声,怪石挟溪怒。
百霆与千雷,暝斗林壑语。
喧笑杂蛙黾,跬步窘蛟虎。
凄籁孤襟寒,湿路一线取。
佳游虽愉快,僮仆已劳苦。
身穿云根幽,回首迷处所。
连山塞鸿濛,万秀争一雨。
杳冥阴阳中,青苍割吴楚。
长飙吹玄云,散此鸦外缕。
村偏行人稀,草木接太古。
酣叶摇天声,怪石挟溪怒。
百霆与千雷,暝斗林壑语。
喧笑杂蛙黾,跬步窘蛟虎。
凄籁孤襟寒,湿路一线取。
佳游虽愉快,僮仆已劳苦。
身穿云根幽,回首迷处所。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山行的独特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连绵的山峦在雨后显得朦胧而生机勃勃,万般秀色仿佛都在争夺这一场甘霖。山中的阴阳交错,使得青苍的山脉似乎将吴楚两地分割。疾风吹过,乌云散开,远处的村落显得格外宁静,行人稀少,草木茂盛,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
雨滴打在树叶上发出震撼天地的声音,奇形怪状的石头伴着溪流怒涛,雷电交加,如同深夜在林壑间对话。蛙鸣与雷声交织,即使是凶猛的蛟虎也感到局促。诗人独自走在湿漉漉的路上,感受到寒意,尽管游玩令人愉快,但仆从们显然已经疲惫不堪。他身处云雾缭绕的山脚,回望来路,迷失在这一片奇幻的景色之中。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展现出雨中山行的壮丽与神秘,以及旅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孤独之感。易顺鼎的诗才在这首《雨中山行》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人生百年内,仅有百回春。
若遭万日劫,倏忽成灰尘。
古人爱春光,可以怡心神。
是春无内外,天地为一身。
何哉浴沂子,暮春六七人。
我游坐迟暮,不见春花妍。
大夏草木盛,生意瀰乾坤。
何以瀰乾坤,四时本同原。
吾以观源泉,啸歌人不闻。
世有好直者,直行悲途穷。
直视不仰天,直立不俯躬。
若有用直者,如绳无曲木。
如弦有高音,如矢利于镞。
或有徒直者,心不藏丝毫。
与人无可否,于物忘卑高。
我直异于是,用一而化二。
生理本不回,修之敬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