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山高风露清,下方路转上方平。
花先得日开偏早,鸟惯闻钟宿不惊。
飞阁危从云外起,回泉幽似镜中倾。
梦游更觉云霓远,儗借仙人鹤背轻。
天姥山高风露清,下方路转上方平。
花先得日开偏早,鸟惯闻钟宿不惊。
飞阁危从云外起,回泉幽似镜中倾。
梦游更觉云霓远,儗借仙人鹤背轻。
这首明代诗人张羽(凤举)的《天姥峰次俞英之韵》描绘了天姥山的秀美与神秘。首句“天姥山高风露清”展现了山势之峻峭和环境之清冷,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下方路转上方平”暗示了山路的曲折变化,但随着海拔升高,道路变得平坦,象征着攀登者的逐渐适应与心境的开阔。
“花先得日开偏早,鸟惯闻钟宿不惊”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和谐,花开得早,鸟儿习惯于寺庙的钟声而不受惊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运用“飞阁危从云外起,回泉幽似镜中倾”描绘了山中建筑与流水的奇特景观,飞阁如云中楼阁,回泉则如镜子倒映,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最后,“梦游更觉云霓远,儗借仙人鹤背轻”表达了诗人梦游其中的感受,仿佛置身仙境,心驰神往,渴望借助仙鹤的轻盈飞翔,进一步深化了对天姥山超凡魅力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姥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寓情于景,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都会地。
东南盛府堪记。
蓬莱缥缈十洲中,雉城拥起。
凭高一盼大江横,遥连沧海无际。
壁同众山翠倚。
赤龙、白鹞争系。
风帆指顾便青齐,势雄万垒。
越栖吴沼古难凭,兴亡都付流水。
画堂绮屋锦绣市。
是洛阳、耆旧州里。
富贵荣华当世。
问昔年、贺老疏狂,何事轻寄平生、烟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