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
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
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
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
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
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
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诗中以“宦路相逢一笑休”开篇,表达了与友人重逢时的轻松与释然,暗示了两人在官场中的不易与无奈。接着,“共知身世两虚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觉,将人生比作飘荡不定的船只,暗含对命运的感慨。
“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人才与功绩不匹配的社会现象的讽刺。楚材即指楚国的优秀人才,而赵将则是指赵国的将领,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南方风土人情的欣赏和向往。
最后,“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以“求田问舍”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可能过着隐逸的生活状态,而“只欠元龙百尺楼”则表达了对友人能有一处高雅居所的祝愿,暗含对友情与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境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劝君莫折杨柳枝,枝无根本任风吹。
劝君莫爱水中萍,萍随流水何时停。
莫爱春风山上草,才到秋风便吹了。
更有篱边红槿花,朝来锦绣暮泥洼。
不似茅庵水上家,碧芦门径白汀沙。
两眼仅分鸥与鸦,口无巧语心无邪。
不但无邪兼寡欲,钓得一鱼心便足。
渔衣便是岸头莎,钓竿自种篱边竹。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