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其三》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其三》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昭公详汉律,求比礼三千。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

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

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0)
注释
昭公:古代君主名。
详:详细研究。
汉律:汉代的法律。
比:比较,匹配。
礼三千:指古代众多的礼仪规定。
刻敝:繁琐苛刻。
深文:过于严苛的法律条文。
息:废除,停止。
宽平:宽容公平。
芳猷:美好的政策或计划。
宣:宣扬。
辅弼:辅助和辅佐者,指大臣。
馀庆:遗留的福泽。
茂:繁盛,旺盛。
忠贤:忠诚且贤能的人。
验:验证,应验。
来嘉瑞:未来的吉祥之事。
仁矜:仁慈而自省。
理最先:优先遵循道理,以仁为先。
翻译
昭公详细研究汉代法律,寻求与礼仪相匹配的三千条法规。
他废除繁琐苛刻的法律条文,推行宽容公平的法制,以实现全面的德政。
美好的政策宣扬辅佐原则,遗留的福泽使忠诚贤良之人得以繁盛。
未来的好兆头即将显现,他的仁爱优先于一切道理的实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对昭公详究汉律,与礼仪相比较的描述,赞扬了昭公对于法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礼制的尊重。他指出昭公废除了过于严苛的法律条文,推行宽平的法制,这体现了他的治理智慧和道德全面性。接着,诗人称赞昭公的政策有助于辅佐明君,也使得忠诚贤良之士得以彰显。最后,诗人预言昭公的仁政将会带来未来的吉祥和福祉,强调了仁爱在社会治理中的首要地位。

整首诗以历史人物昭公为例,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公正、仁政的理想追求,以及对礼法和谐的崇尚,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对儒家伦理的深入思考和传承。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二

君恩泰山重,尔命鸿毛轻。

一意惧千古,敢怀妻子荣。

(0)

孙氏女哀词三章·其二

秋风萧飒兮白露晞,五十年闺闼兮宁识马嘶。

衔辔迫人兮魂为之飞,归来一空兮不死何为。

谁为此祸兮使汝当之。

(0)

芦江八咏·其四后江钓月

先将补衮线,绾作钓鳌丝。

投向苍江月,经纶小试之。

(0)

题太湖

三万六千顷,湖侵海内田。

逢山方得地,见月始知天。

南国吞将尽,东溟势欲连。

何当洒为雨,无处不丰年。

(0)

舟行野景

数间茅屋带烟云,一片秋光惹翠蘋。

鹤发渔翁犹结网,世间何处有闲人。

(0)

始见

雪后寒犹劲,书窗怯暂开。

因沽江畔酒,姑见竹间梅。

岁月峥嵘去,衰颓次第来。

谁能忧许事,杖屦且徘徊。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