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室内生活画面,通过对镜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审美观念和哲思意境。"玉匣聊开镜"一句,以精致的玉匣比喻镜子外壳的精美,同时“聊”字传递了一种悠闲、偶然之感,暗示诗人在这静谧时刻,随手打开了这个装饰华丽的镜盒。紧接着"轻灰暂拭尘"则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即便是镜面上轻薄的灰尘也不放过,一一清理,这不仅体现了古人生活中的雅致,更透露出诗人内心追求纯净无瑕的一面。
"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这两句,则将镜子的光泽与水相比,形象生动地传达了一种清澈明净的感觉。同时,镜中映出的影像也能照亮周围,使得“两边人”都能在其中寻见自己的身影,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发现和反思。
"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这两句诗,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步天下的情怀。桂树通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而这里却说“月生无有桂”,暗示一种不同寻常的境界。同样,“花开不逐春”则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超越,展示了诗人追求独特、非凡之美的审美情趣。
最后两句"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则以实景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室内布置图景。淮南竹在这里不仅是装饰品,更承载着诗人希望通过自然元素沟通与外界的愿望。“堪能”二字流露出一种谨慎、试探的情感,而“见四邻”则扩展了空间视野,象征着诗人心灵深处对交流和联系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细腻精致的语言,构建了一幅古典美学与哲思交织的画卷,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寄托。
凉秋九月风飕飕,江澄日净波不流。
向晚渔船泊浅岸,乘凉游客荡轻舟。
须臾海岛日将暮,虞渊返照映江树。
锦绣长空忽乱垂,参差点缀应无数。
初疑蜃气成楼台,又道鲛人室里裁。
昆崙山上散为绮,王母池头进作杯。
别有赤城天外见,紫翠丹房如汉殿。
带月光摇绛女衣,随风飘送桃花片。
绛衣花片杳冥间,蓬莱清浅问三山。
羽士遥空恣轻举,山人服食驻颓颜。
舟中偕游四五子,襟怀谁是烟云侣。
操觚共赋明霞篇,安得风云生翰羽。
我闻谷在朱明峰,山灵咫尺急相从。
今日与君订幽约,莫惜杖屦真人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