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沉的情感。首句“送君卮酒不成欢”直接点出了诗人在送别时难以释怀的心情,“卮酒”指的是古人用来祝福和纪念的手法,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忧伤。
第二句“幼女辞家事伯鸾”则是从侧面描绘出离别的情景,通过一个小女孩对伯鸾(可能是父亲或兄长)告别的场景,凸显了离别时家庭成员间的不舍之情。
接着,“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桃叶和柳花在这里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既表明了诗人的喜好,也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凄凉。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对幼儿和老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深,以及面对离别时个人外貌变化带来的自责与忧伤。
最后,“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通过对远去船帆和广阔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后的无尽思念与孤独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美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一幅送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