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露澄秋色,轻风生夜凉。
碧看湖草乱,红爱渚莲香。
有弟徒相忆,何人不异乡。
悲笳在城上,双泪落衣裳。
重露澄秋色,轻风生夜凉。
碧看湖草乱,红爱渚莲香。
有弟徒相忆,何人不异乡。
悲笳在城上,双泪落衣裳。
这首《秋夜有怀》由元末明初诗人杨基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凄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重露澄秋色”,以“重露”点明了秋夜的湿润与清冷,露珠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晶莹,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清雅。接着,“轻风生夜凉”一句,通过轻柔的夜风,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寒意。
“碧看湖草乱,红爱渚莲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湖边的碧绿草丛与盛开的红莲相互映衬,色彩鲜明,香气扑鼻,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碧草与红莲的和谐共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有弟徒相忆,何人不异乡”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在这样的秋夜里,诗人不仅怀念亲人,也感叹自己与故乡的疏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悲笳在城上,双泪落衣裳”以悲笳声起,呼应前文的秋夜凉意和诗人的情感波动,将整首诗的情绪推向高潮。悲笳声在城头回荡,仿佛是诗人内心悲凉情绪的外化,而“双泪落衣裳”则直接描绘了诗人因思念与孤独而落泪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其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无奈,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洪波漏金堤,河伯独不仁。
不有封禅行,安知愁吾民。
翩翩海滨子,自以通鬼神。
黄金成虚言,鸿飞邈无因。
武安玩天时,独秉万国钧。
怆似宣房诗,郎吏终负薪。
寂寞千载间,真伪共沉沦。
何乃忘谤书,世固无直言。
爱此名字佳,携之不惮远。
岂惟江淮阔,兼恐岁月晚。
手植中庭地,分破紫兰畹。
绿叶纷映阶,红芳烂盈眼。
辉辉丹穴禽,矫矫翅翎展。
卑飞何在此,寂寞难自显。
按图感形似,览物意缱绻。
三复接舆歌,悲风动湘沔。
一月三过公,此非儿女情。
诗人感伐木,相鸟犹嘤鸣。
尚友百世近,结交千里轻。
矧惟生并时,况复居同城。
携手未宜少,兴发从公行。
开口露肝胆,解衿顿尘缨。
心亲爱自至,外物都忘形。
赤日留中天,火云正峥嵘。
颇复哀老子,安眠枕群经。
冰泮池水绿,春意亦已归。
长杨特多思,浩荡随风飞。
弄舟不用楫,漾漾陶春晖。
回还无终极,孰谓江湖非。
举觞属坐人,行乐常苦稀。
一醉捐百虑,念子勿相违。
乘日复来游,北林稍芳菲。
当令鱼与鸟,识我心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