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薄气早寒,木落景已变。
佳晨事厌胜,习俗推往彦。
忧来初无方,兴尽复自遣。
所遇无故物,登临殊非愿。
霜薄气早寒,木落景已变。
佳晨事厌胜,习俗推往彦。
忧来初无方,兴尽复自遣。
所遇无故物,登临殊非愿。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变化。首句“霜薄气早寒”点明了季节特征,霜薄而空气早寒,暗示着秋天的清晨格外清冷。接着“木落景已变”进一步描述了自然界的变迁,树叶凋零,景色已不同于春夏之景。
“佳晨事厌胜,习俗推往彦”两句,诗人似乎在赞美某个美好的早晨,但随后提到的“习俗推往彦”可能暗含对传统习俗或过往贤者的怀念,也可能是在感慨时光流转,人事已非。
“忧来初无方,兴尽复自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忧愁突如其来,却找不到源头;当兴致消散时,只能自我排遣。这种情绪的波动,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时的无奈与自我调适。
最后,“所遇无故物,登临殊非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落差。原本登高望远是为寻求心灵的慰藉,但所见之景却非昔日所愿,这既是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境遇变迁的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态度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这些变化时的自我反思与调适。
表章泉石幽,领略鸥鹭閒。
阴阴杨柳边,小筑置曲栏。
平铺箪纹绿,俯仰眼界宽。
俗尘不可污,渔艇时往还。
是心淡如水,声名落人寰。
身行霄汉上,梦绕沧波间。
我欲从公游,斫脍覆酒船。
三弄喷霜竹,月高风露寒。
暧暧风日暖,林薄皆蕃鲜。
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
问之此可时,春莫将禁烟。
家家馔觞豆,拜扫墟墓间。
飞鸣乌攫肉,丛木挂纸钱。
而我独不乐,慨然坐长叹。
开编不能读,当馈不能餐。
豺獭尚有祭,谁忍忘其先。
念为贫所驱,随牒二十年。
少壮不可留,览镜将华颠。
空惭北山移,未表南阳阡。
阖门有百指,负郭无一廛。
坐此客异乡,归思空缠绵。
忆昔初筮仕,吾母犹朱颜。
三釜不及养,遽悲蓼莪篇。
侵寻岁月久,百感难具言。
伤心思宰木,清泪如流泉。
狐死必首丘,古人亦重迁。
况我虽宦游,十世家星川。
亲朋日在眼,可以相周旋。
土风有不同,客意终未安。
花落草凄凄,青山啼杜鹃。
《寓居分宁去故乡千里不归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长》【宋·王炎】暧暧风日暖,林薄皆蕃鲜。好鸟仍啸歌,晚花亦嫣然。问之此可时,春莫将禁烟。家家馔觞豆,拜扫墟墓间。飞鸣乌攫肉,丛木挂纸钱。而我独不乐,慨然坐长叹。开编不能读,当馈不能餐。豺獭尚有祭,谁忍忘其先。念为贫所驱,随牒二十年。少壮不可留,览镜将华颠。空惭北山移,未表南阳阡。阖门有百指,负郭无一廛。坐此客异乡,归思空缠绵。忆昔初筮仕,吾母犹朱颜。三釜不及养,遽悲蓼莪篇。侵寻岁月久,百感难具言。伤心思宰木,清泪如流泉。狐死必首丘,古人亦重迁。况我虽宦游,十世家星川。亲朋日在眼,可以相周旋。土风有不同,客意终未安。花落草凄凄,青山啼杜鹃。
https://shici.929r.com/shici/kGac9Ii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