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其二》
《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其二》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叶芙蕖翰墨香,百年故物藉珍藏。

换鹅人去遗书在,瘗鹤铭存旧迹亡。

承露尚堪毛颖饮,含污不怪客卿狂。

皂囊疏草常咨尔,未敢淹留在玉堂。

(0)
鉴赏

此诗《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其二)》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一件古物——莲叶砚,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联“一叶芙蕖翰墨香,百年故物藉珍藏”,以“芙蕖”比喻莲叶砚,暗示其如同荷花般高洁,承载着文人墨客的翰墨之香,历经百年仍被珍藏,象征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颔联“换鹅人去遗书在,瘗鹤铭存旧迹亡”,借用了“换鹅”和“瘗鹤铭”的典故,表达了物主虽已离去,但留下的书籍与遗迹却依然存在,寓意着知识与精神的永恒。

颈联“承露尚堪毛颖饮,含污不怪客卿狂”,进一步深化主题,以“承露”与“毛颖”(即毛笔)的意象,强调了莲叶砚虽能承受露水滋养毛笔,却不因外界的污浊而改变其本性,暗喻了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尾联“皂囊疏草常咨尔,未敢淹留在玉堂”,以“皂囊”(黑色的袋子)和“疏草”(稀疏的草木)为喻,表达了对莲叶砚的尊敬与不舍,同时流露出诗人不愿被束缚于官场的志趣,追求自由与自然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件古物的咏叹,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个人品格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扈跸南巡自出京至在途蒙恩赉诸物各恭纪一绝以志荣感其酒馔牲品等物尤多盖不能悉纪也·其十三赐马

敕赐天闲玉鼻骍,便教骑在驾前行。

过都历块还轻健,疑有风云足下生。

(0)

哭犹子珩三首·其二

精气尚俨然,孰谓今已亡。

远书每难凭,所往何其荒!

胡然数行字,一一报我详。

详言已非误,举室皆皇皇。

平时知去远,音容忽复忘。

既念殒尔生,时时在我旁。

遂使平生事,推想及毫芒。

文战虽未胜,诗句已成章。

不才尚足悲,况为群从良。

(0)

锡兰岛卧佛·其二

浩浩象口水,流到殑伽山。

遥望窣堵波,相约僧跻攀。

中有卧佛像,丈六金身坚。

右叠重累足,左握光明拳。

虽具坚牢相,软过兜罗绵。

水田脱净衣,鬊云堆华鬘。

大青发屈蠡,围金耳垂环。

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

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

是谁摄巧匠,上登忉利天。

刻此牛头檀,妙到秋毫颠。

或言佛涅槃,娑罗双树间。

此即茶维地,斯语原讹传。

惟佛有神力,高踞两山巅。

至今双足迹,尚隔十由延。

或言古无人,只有龙鬼仙。

其后买珠人,渐次成市廛。

此亦妄造语,有如野狐禅。

实别经行地,与佛大有缘。

参天贝多树,由此枝叶繁。

独怪如来身,不坐千叶莲。

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启颜?

岂真津梁疲,老矣倦欲眠。

如何沈沈睡,竟过三千年?

(0)

寄汪杏泉并贺其纳宠·其三

素心惜与故人违,二月帘栊燕子飞。

洞口桃花春似海,仙风不放阮郎归。

(0)

八月接东村书闻遂移居盘阳以诗代柬赠答·其四

羁魂恋枯骨,雨夜翔幽林。

面交訾古处,今见君子心。

昨日故人死,今日故人去。

头白感伤多,人生甚流寓。

(0)

祝英台近

净慈香,灵隐愿,瘦骨不胜把。

梅蕊消寒,看到药栏卸。

可怜娥月西颓,清光就缺,又紫玉、烟痕惊花。

病深也。那更窈窕萦怀,琼瑰渍罗帕。

几日相迎,双影素鸾跨。

竟床长簟凄凉,孤眠剩我,反输尔、夜台情话。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