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其二》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其二》全文
宋 / 庞谦孺   形式: 古风

一室守丘壑,四海无遐想。

乐此邻里欢,坐阅草木长。

燕寝北窗下,枕几遂俯仰。

清风动柴荆,白日照穷巷。

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

乐哉心迹安,庶保神气养。

百年茅檐下,邈矣千载上。

(0)
翻译
居处静守山林,胸怀不求四海
沉浸于邻里和睦,闲看草木生长
卧室设在北窗下,倚枕随日月变换
清风轻拂柴门,阳光洒满幽深小巷
眼前美景入眼,耳畔没有喧嚣
内心宁静快乐,期望保养精神气韵
百年茅屋之中,思绪穿越千年
注释
丘壑:山林、自然环境。
遐想:远大的理想或思念。
邻里欢:和睦的邻里关系。
坐阅:闲坐观看。
柴荆:简陋的木门或房屋。
穷巷:僻静的小巷。
佳色:美好的景色。
惊响:大声响动。
心迹:内心和足迹,指心境。
庶保:希望能保持。
神气养:保养精神气力。
百年茅檐:简陋的百年老屋。
邈矣:遥远,久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野的生活情景。他选择在一室之中,静守丘壑之幽,摒弃了四海的纷扰,专注于眼前邻里和睦的欢乐和自然界的生长变化。在北窗下的燕寝中,诗人悠然自得,时而枕几仰望,时而俯视窗外。清风轻轻吹过简陋的柴门,阳光洒进深巷,带来宁静与明亮。周围的美景触目皆是,没有惊人的声响打扰。诗人感到心满意足,内心安宁,希望借此保持精神气韵的修养。他身处茅檐之下,却有超越时空的深远意境,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长久岁月的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追求心灵平静的田园诗。

作者介绍

庞谦孺
朝代:宋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猜你喜欢

十二日请急回武昌

春梦不知白日去,归来惟见树参天。

无多涕泪酬亲旧,绝少情怀对酒筵。

一代衣冠宾毕献,百年心事月初弦。

征途自衽冰霜重,炊黍劳薪敢自怜。

(0)

挽石遗年丈十首选四·其三

海滨治仆学,星凤灿可数。

苟能振其绪,一变即邹鲁。

说诗引儒行,此义盖已古。

莫诋郑巢经,声病出训诂。

(0)

夹江即目

万里岷江洗眼来,水田无处起尘埃。

古榕几树栖归鹭,错认辛夷五月开。

(0)

松尾翁招饮西京左阿弥家即席赋谢

依山小筑各崚嶒,便觉山楼尽可登。

密树暗收泉万窍,流云时拥磴千层。

细看岚翠犹疑雨,欲辨樱痕已下灯。

村醉取欢真绝倒,不须更杖一枝藤。

(0)

己卯寒食感春·其二

诗暖知春至,衣单觉病轻。

风光太羞涩,肠断是清明。

谷密藏花气,山幽应鹤声。

疮痍今万里,独善忍无情。

(0)

行宫·其二

穆王重到六龙回,想像空教异代哀。

日午退朝开便殿,秋山都到御床来。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