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守丘壑,四海无遐想。
乐此邻里欢,坐阅草木长。
燕寝北窗下,枕几遂俯仰。
清风动柴荆,白日照穷巷。
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
乐哉心迹安,庶保神气养。
百年茅檐下,邈矣千载上。
一室守丘壑,四海无遐想。
乐此邻里欢,坐阅草木长。
燕寝北窗下,枕几遂俯仰。
清风动柴荆,白日照穷巷。
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
乐哉心迹安,庶保神气养。
百年茅檐下,邈矣千载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野的生活情景。他选择在一室之中,静守丘壑之幽,摒弃了四海的纷扰,专注于眼前邻里和睦的欢乐和自然界的生长变化。在北窗下的燕寝中,诗人悠然自得,时而枕几仰望,时而俯视窗外。清风轻轻吹过简陋的柴门,阳光洒进深巷,带来宁静与明亮。周围的美景触目皆是,没有惊人的声响打扰。诗人感到心满意足,内心安宁,希望借此保持精神气韵的修养。他身处茅檐之下,却有超越时空的深远意境,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长久岁月的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追求心灵平静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