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马著堤柳,置酒临魏城。
人贤心故乐,地旷眼为明。
十年风烟散,邂逅集此亭。
悲欢更世故,谈话及平生。
折腰督邮前,勉强不见情。
世味曾淡薄,心源留粹精。
晴云有高意,阔水无湍声。
谁言王安丰,定识阮东平。
系马著堤柳,置酒临魏城。
人贤心故乐,地旷眼为明。
十年风烟散,邂逅集此亭。
悲欢更世故,谈话及平生。
折腰督邮前,勉强不见情。
世味曾淡薄,心源留粹精。
晴云有高意,阔水无湍声。
谁言王安丰,定识阮东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子真会灵源庙池亭》,通过对系马于堤柳、置酒于魏城的场景描绘,展现出聚会的欢乐与自然的宁静。诗人赞美贤良之人相聚的快乐,感叹世事变迁,人们的悲欢离合。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他们谈论着生活琐事和人生经历。诗人提到曾在督邮前屈身,但如今心境已淡泊,心灵深处保留着纯净的精华。晴空中的云彩仿佛传达着高远的意境,宽阔的水面静谧无声。最后,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是否如王安丰能识得阮籍般的高士,暗示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韵味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