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

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

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

(0)
注释
狂童:淘气的孩子。
金门:禁地或重要的地方。
比屋:家家户户。
旅魂:飘泊无定的灵魂。
夜户:夜晚的门户。
茂草:繁茂的野草。
春渠:春天的溪流。
荒园:荒废的花园。
关中:古代中国地区名。
屯边卒:驻守边境的士兵。
汉村:汉人的村庄,可能指中原文化影响区。
清渭水:清澈的渭河。
渺茫:辽阔而模糊。
秦原:秦地的平原。
翻译
淘气的孩子轻易闯入禁地,满城的人仿佛都成了游魂。
夜晚的门户不再关闭,杂草丛生,春天的溪流溢出灌溉了荒芜的花园。
在关中突然看见驻扎的士兵,边塞之外听说还有汉人的村庄。
令人遗憾的是,冷漠的渭水依然流淌,环绕着秦地的平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哀伤的情景,反映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作者的深切感慨。开篇“狂童容易犯金门”一句,透露出战争给城市带来的破坏和混乱,孩子们在废墟中嬉戏,显示出社会秩序的崩溃。而“比屋齐人作旅魂”则表达了人们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心境,他们如同游魂一般,无处安放。

接下来的两句,“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荒园图:由于无人打理,大门不再紧闭,野草丛生;而原本应该管理水流的渠道,也因无人维护而泛滥成灾,浸入了已经荒废的园圃。这些景象都显示出战争带来的毁灭和自然的重新占领。

“关中忽见屯边卒”一句,突然转向军事,表明作者在内心深处对于战乱的记忆和体验是复杂且痛苦的。而“塞外翻闻有汉村”则继续这种战争与荒凉的主题,通过远方传来的消息,提醒人们边疆的不稳和战争的持续。

最后两句,“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清澈的河流没有感情,不会因为过去的荣辱而改变其面貌,而那漫长、曲折的秦川则依然如故,似乎在诉说着古老而又沉重的故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感和深邃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羚羊峡

羚羊西接古端城,远出长亭廿里程。

溪浒尚涵包拯砚,石崖曾渡马援兵。

青山夹岸双罗秀,绿水中流一派平。

莫问前朝江上事,月明深夜有潮声。

(0)

贫居自述·其八十一

乱盖芦花屋数椽,幽栖应不近人烟。

光笼翠柳寒潮月,香锁红梅古洞天。

漫火扇风烹茗灶,密茅疏雨钓鱼船。

花间若有渔郎见,疑是秦时避世仙。

(0)

杂咏遣怀六首·其一

侯门衒智平生短,闹市安禅亦未能。

解向乾坤寻乐事,两肩攒处却何曾。

(0)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其二广寒秋色

金粟花开袭殿香,无人曾识折花郎。

银桥玉宇浑窥遍,惊得姮娥彻晓忙。

(0)

题荻湾钓叟二首·其一

风可前湾月可船,荻花开落任年年。

潮平网得鱼多少,只换清酤不换钱。

(0)

丙寅端阳日对酒写怀二首·其一

天涯人值天中节,独泛菖花酒旋添。

龙舫尽仍前日竞,鹗羹惟许近臣沾。

闲看羸豕愁阴长,静絷腾驹觉日炎。

五十七回如梦过,不应憔悴到苍髯。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