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贵阳秋感二首·其二》
《贵阳秋感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无多形胜感兴亡,万里秋阴接点苍。

石火年华催老大,海天愁思易悲凉。

谈经旧扫阳明席,问字谁登叔重堂。

野色江光连鬓影,武乡祠外倚斜阳。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在贵阳所作的《贵阳秋感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在秋日的贵阳,面对壮丽而又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引发了对历史兴衰和人生老去的感慨。

首联“无多形胜感兴亡,万里秋阴接点苍”描绘了秋天的阴沉景象与辽阔的自然风光,暗喻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诗人站在广阔的天地间,感受到自然界的壮美与人类历史的沧桑,引发出对过往兴衰的深深感慨。

颔联“石火年华催老大,海天愁思易悲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诗人以“石火年华”比喻短暂的人生,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催人老去。同时,面对浩瀚的海天,心中涌起的愁思变得格外沉重,容易让人感到悲凉。

颈联“谈经旧扫阳明席,问字谁登叔重堂”则通过追忆古代学者的风范,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文化精神的敬仰。阳明席和叔重堂分别指代王阳明和刘向等古代学者的讲学之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些先贤智慧的怀念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渴望。

尾联“野色江光连鬓影,武乡祠外倚斜阳”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诗人站在江边,夕阳西下,江水与天空的色彩映照在他的鬓发上,这一幕既美丽又略带忧伤,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终结。武乡祠外倚斜阳,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昆山积琼玉,广厦构众材。

游鳞萃灵沼,抚翼希天阶。

膏兰孰为消,济治由贤能。

王侯厌崇礼,回迹清宪台。

蠖屈固小往,龙翔乃大来。

协心毗圣世,毕力赞康哉。

(0)

答杜育诗

越有杜生,既文且哲。龙跃颍豫,有声彰澈。

赖兹三益,如琢如切。好以义结,友以文会。

岂伊在高,分定倾盖。其人如玉,美彼生刍。

钟鼓匪乐,安用百壶。老夫灌灌,离群索居。

怀恋结好,心焉怅如。

(0)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其三

翩翩飞蓬征,郁郁寒木荣。

游止固殊性,浮沈岂一情。

隆爱结在昔,信誓贯三灵。

秉心金石固,岂从时俗倾。

美目逝不顾,纤腰徒盈盈。

何用结中款,仰指北辰星。

(0)

赠崔伏二郎诗

英妙之选。二生之授。颙颙两城。欢德之茂。

君子所居。九夷非陋。无狭百里。而不垂覆。

人之好我。赠我清诗。无法我周行。心与道期。

诚发自中。义形于辞。古人辞谠。岂不尔思。

(0)

诸葛恪引里语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0)

古博异辩游

众星累累如连贝。江河四海如衣带。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