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丰凶有数,岂必天地不仁。
鹁鸠底用缄口,晨霞徒解欺人。
绝知丰凶有数,岂必天地不仁。
鹁鸠底用缄口,晨霞徒解欺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祷雨木栏堂四首(其二)》中的一句。从诗句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天道自然的理解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绝知丰凶有数"意味着深知世间万物的丰盛与困厄皆有定数,并非全然由天意决定;"岂必天地不仁"则质疑是否一定要将自然灾害归咎于天地的无情,暗含着对命运和自然规律的深刻反思。
"鹁鸠底用缄口"以鸟儿鹁鸠比喻那些在困境中沉默的人,暗示他们无需沉默,应发出自己的声音;"晨霞徒解欺人"则借早晨的霞光来比喻虚假的希望,指出人们有时会被表面的美景所欺骗,忽视了现实的艰难。
整体而言,这句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对于人性、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