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通流水,前陂接后陂。
农夫秧马驶,客子竹舆危。
五斗真聊尔,百艰谁使之。
不能惩创在,犹后强裁诗。
止水通流水,前陂接后陂。
农夫秧马驶,客子竹舆危。
五斗真聊尔,百艰谁使之。
不能惩创在,犹后强裁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秋陂道中三首》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秋日田野间的田园景象和诗人自身的感受。"止水通流水",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暗示季节更迭;"前陂接后陂",描绘了田间连绵的水塘,展现了农村的开阔与宁静。
"农夫秧马驶",生动描绘了农夫们插秧时忙碌的情景,"驶"字形象地写出他们动作的迅速和勤劳;"客子竹舆危",则表达了诗人自己乘坐竹轿,感受到旅途的颠簸与艰辛。这里的"危"字,既指竹舆的不稳定,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忧虑。
接下来的诗句"五斗真聊尔,百艰谁使之"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和人生困苦的淡淡感慨,"五斗"暗指微薄的收入,"聊尔"表示勉强维持,"百艰"概括了种种艰难,而"谁使之"则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最后两句"不能惩创在,犹后强裁诗",诗人虽然身处困境,却仍试图通过诗歌来排解内心的情感,表达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即使在挫折中也不忘文学创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困难的坚韧和对艺术的热爱。
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
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
送君帐下衣裳白,数尺坟头柏树新。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