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0)
注释
所思:思念之情。
建业:古代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大江:指长江。
深:形容江水或思绪深远。
日夕:早晚。
京口:古代中国江苏省镇江市的古称。
烟波:形容江面雾气弥漫。
愁:使人心情忧郁。
茅山洞:茅山的山洞,可能指道教名胜茅山。
枫树林:秋季枫叶变红的森林,象征远方和诗意。
少微星: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象征远方或贤人。
星霜:星移斗转,代指时光流逝。
劳:劳累,此处指因思念而苦吟。
翻译
思念之情萦绕在建业城,想要前往那长江的深处。
日日夜夜眺望京口方向,烟波浩渺让人心中充满忧虑。
心神向往着茅山的洞穴,目光所及尽是枫林的红火。
再也见不到那颗少微星,岁月如霜,夜晚的吟唱更显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地的深切怀念和不舍。诗人心中所思之建业,即今南京一带,是六朝古都,历来文人墨客留恋之地。诗人渴望乘舟至大江深处,或许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慰。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每到日落时分,都会凝视着遥远的京口,那里的烟波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这里的“愁”字蕴含了深沉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精神上的飞扬和目光所及之处的自然美景。茅山即今江苏省的茅山,是道教名山,一向以灵秀著称;枫树林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风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他的心境超脱而又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少微星是中国古代星官名之一,位于北斗七星之南,常被用来指示方向。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由于遥远而不见,反映了诗人的心境之远和孤独。夜晚的寒霜,星空下的吟咏,更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地的深切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这种情感的抒发,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常有的游子怀乡、贬官失意的情绪。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寄怀龙皋叶大夫·其四

扬帆过大江,水阔情何深。

江南日以远,知己谁寄音。

舍舟适旷野,长鞭驱白马。

朝整仪真鞍,暮脱滁阳驾。

滁阳山何碧,瞻望无终极。

细写一封书,付与扬州客。

(0)

赠沈尹北征·其五

山高松桧青,水落寒潭碧。

松桧有贞心,寒潭无潦迹。

保此皎洁姿,远诣当何极。

珍重复珍重,古辙应遐历。

中林有故人,青眼为君拭。

(0)

奉酬勉纯·其一

南国有佳人,遗我尺素书。

书中成锦字,文章映碧虚。

情义既洵美,德音复婉都。

回首樵云外,感此益凄且。

寥寥鹡鸰诗,君今歌是图。

(0)

远别离·其一

惜春复送春,送春兼送远。

清尊珠海滨,含愁歌婉转。

(0)

星岩二十景·其五天阁晴岚

凌空峻阁傍云开,景色天然画里裁。

倚槛凭高频纵目,端阳光霁接天台。

(0)

待月岭南第一楼

为访五仙游,同登第一楼。

捲帘蟾影入,侵袂桂香浮。

览景抒清啸,高吟对素秋。

穗羊何处所,应福此阛邱。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