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雪才逾寸,冬来望久翘。
松檐刚羃齿,梅坞未封腰。
虽兆三白瑞,惭称六幕调。
回中偏报喜,惜近慰于遥。
微雪才逾寸,冬来望久翘。
松檐刚羃齿,梅坞未封腰。
虽兆三白瑞,惭称六幕调。
回中偏报喜,惜近慰于遥。
这首诗描绘了初雪降临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静谧与美好。首句“微雪才逾寸”点明了雪量之轻,暗示了这场雪的珍贵与难得。接着,“冬来望久翘”表达了人们对冬雪的期待之情,通过“翘”字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漫长的冬季中对第一场雪的渴望。
“松檐刚羃齿”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松树的枝叶比作牙齿,形象地描绘了雪覆盖在松树上的景象,既表现了雪的洁白,也突出了松树的坚韧。而“梅坞未封腰”则将视线转向梅花,通过“未封腰”的描述,暗示了梅花尚未完全被雪覆盖,预示着春的生机即将破土而出。
接下来,“虽兆三白瑞,惭称六幕调”两句,诗人借雪兆丰年,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谦逊,似乎在说,这场雪虽预示着丰收,但自己却不敢自夸,因为天地间的一切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最后,“回中偏报喜,惜近慰于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回中”(可能指回音或回信)表达了一种喜悦之情,即使这份喜悦只能通过回音传达给远方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温暖和关怀。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
世事如何说。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
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
著破帽、萧萧馀发。
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
聊共舞,命湘瑟。春风五老多年别。
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
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
说不尽、古人痴绝。
我醉看天天看我,听秋风、吹动檐间铁。
长啸起,两山裂。